社團派駐的軍事顧問人員理論上已經不是國家現役軍人,都是一些社團控制的軍事承包公司的派遣人員,王啟山的外交部也有一定的管轄權,和這些顧問的交流和溝通也是王啟山的工作之一。
另外,外國的軍事情報傳遞和整理按理說跟王啟山的外交部沒有任何關系,那是吳宇的總參軍情處負責的,但是現在明國的軍事情報和政治經濟情報機構區分的并不徹底,而且在遼海事務上,王啟山也得到過授權,所以也能參與一些工作,這也是王啟山能夠給劉信誠安全顧問團隊情報支持的原因。
社團在建州部、遼西軍事集團、明朝京師還有大沽、登萊等地的情報組織,歸總參軍情三處管理,而上述地方,已經讓這個處滲透得千瘡百孔了,不管是有價值的沒價值的情報都會被收集整理,給社團的遼海政策依據。
跟軍事顧問們交流完畢,要求他們加強訓練神行軍的結陣和平原長途行軍訓練,王啟山終于可以放心的離開東江鎮,中途還在白翎堡停留了一下。
白翎堡現在已經回歸常態,不過還是很熱鬧,大量的貨物在這里轉港,島內修建了大量的儲備倉庫,甚至原來的移民中轉基地也改成了各種倉庫,源源不斷的海船運來大量的貿易品在這里上岸,進入各種倉庫,然后從大沽港過來的各種平底槳帆船和明國的沙船,來這里裝載貨物,明朝那邊沒有清淤設備,大沽港淤塞嚴重,只能有平底船才能進入,所以白翎堡的中轉港現在非常重要。
自從光復軍戰敗后,高麗朝廷明面上還高高在上,暗地里也收斂了不少,所以白翎島的高麗居民都被社團吸收為移民給弄到北美去了,整個島干脆都讓社團租下來。
白翎島是一個非常貧瘠的小島,被社團租賃下來后,對面的龍淵郡守府每年都能得到一筆不菲的租賃稅,但島上貧瘠,出產根本不能維持駐守人員的補給,甚至水源都不富裕,所以原來少數的原居民都被移民,所需要的生鮮食品大部分從龍淵郡購買,給周圍的農戶帶來不菲的收入。
島上也興建了大量的水利設施,用以灌溉本就不多的農田,同時儲蓄一定的淡水供駐守人員使用和船只補給,這些工程使用了大量的火山灰水泥,也算是社團大出血了。
王啟山和李文山一直在白翎島輪流駐守,這里的一磚一瓦都是眼看著建起來的,所以對這里關注比較多,見到白翎島能成功轉型,心里也非常高興。
王啟山回到馬場港的時候,正趕上馬場港的右臂港區正往改裝過的專用運輸船上裝載馬匹,王啟山被這種專用的運輸船吸引住了,忙著向前觀看。
這種運輸船在船舷兩側開了很多的窗戶,看著通風性能就良好,內部什么形制看不清楚,估計馬匹在里面住著應該很舒服。
一匹匹的高頭大馬被馬夫牽著,通過一個特制的廊道進入船艙,這馬匹王啟山見過,是純血的印度馬,肩高都在一米五以上,都是馬場的寶貝,今天怎么舍得賣出去了呢?
王啟山看見馬場的一名管事在附近游蕩,忙招手讓他過來,“小李,怎么啦,你們馬場不過啦?”
“王部長好,這是第二代的純血馬,哪里舍得賣哦,這也是政治任務,本土那邊馬場指名道姓的要,所以賣了十匹,兩匹公馬和八匹母馬,還有剛從英國人手里買來的十匹,在手里還沒捂熱,就一塊給本土馬場送過去了。”姓李的管事一副肉疼的樣子。
“本土那邊是缺馬,但是都是馱馬比較缺,為什么要繁育這種高頭大馬呢?”王啟山很納悶。
“這就不知道了,領導們肯定自有打算。”
“嗯嗯,”王啟山也沒多說,轉身上了來接自己的馬車,進了車里,才自言自語的說道,“高頭大馬都是為戰爭準備的,看這意思,本土那邊是有什么苗頭了”
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密西西比河的下游,和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