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讓他們來訓練京營的軍兵如何?”崇禎皇帝問道。
“皇上,此來軍國大事,還涉及統領京營的勛貴,陛下還是得和閣老們和勛貴們商議一番吧?”王承恩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崇禎皇帝聞言,緩緩的搖了搖頭,怔了一下,又緩緩的點了點頭,然后再沒有提起此話題,坐在桌子跟前接著看另一封奏折,而王承恩則懂事的站在皇帝的身邊,手搭著拂塵,宛如老僧入定一般。
第二天,司禮監就把有皇帝批紅的奏折轉發回內閣,同意了內閣的論功行賞意見,并且勉勵盧象升一番,讓他站好最后一班崗,等建奴完全退走,就可以讓他丁憂回家了。
不過要求他在回家之前,必須來皇帝面前陛辭,不過這個事是多此一舉,因為如此高位的封疆大吏回家丁憂,肯定要來皇帝跟前陛辭的,皇帝陛下也必須給予一定的慰問,說些節哀、保重身體的話語。
司禮監的小太監還帶來了崇禎皇帝欲召見首輔閣老溫體仁的消息,和歷史上不同,崇禎皇帝和內閣之間還是可以稱得上君臣相得,尤其是溫體仁,其行為非常老成,而且能夠揣摩皇上的心思,崇禎皇帝對他還是比較滿意的,要不他也當不了這么長時間的首輔啊。
要是在萬歷時代,閣臣想要見到皇帝陛下那是非常不容易的,萬歷皇帝非常的不勤政,天啟皇帝也是,經常躲在后宮做木匠活,但是當今的崇禎皇帝就非常勤政,跟閣臣之間的互動也非常多,辦事的效率非常高。
溫體仁在小太監的引領之下進入皇帝陛下的書房,和皇帝陛下見禮后,崇禎皇帝體恤老臣,便讓小太監拿過來一個錦墩,給溫體仁賜座。
溫體仁小心翼翼的在錦墩上坐下半個屁股,崇禎皇帝就走了過來,開口跟溫體仁說話,溫體仁又慌忙站了起來,垂首聽皇帝陛下講話。
崇禎皇帝就把自己的想法跟溫體仁提出來,溫體仁一聽,便覺得為難,因為在五軍都督府增加編制,那是勛貴們的地盤,現在大明朝基本上是文官督師,難道皇上想重新讓五軍都督府插手軍務?
“陛下,五軍都督府現在大概是一個榮譽機構,要是增加一個參軍室也無妨,不過起不了多大作用啊?”溫體仁試探著問道。
“朕也是看到盧建斗的參軍幕僚,還有其組建的天雄炮隊,人員非常精干,盧建斗能夠以千余精銳抵擋數倍于己的建奴軍馬,跟其幕僚團有很大的關系,朕就有這個想法,成立一個參軍室,一旦有戰事,便可出戰輔佐方面主帥,讓方面主帥能更好的指揮麾下的將領?”崇禎解釋道。
看來皇帝陛下對某些督師的文官不甚滿意啊,溫體仁心想,也是,朝廷現在稍微知兵的督師文官,除了洪承疇、盧象升、孫傳庭之外,真還沒有幾個像回事的,如果有這么一個參軍團隊跟隨,文官領軍的能力應該會加強。
“陛下,老臣覺得陛下這個想法非常高明,有參軍室輔佐,督師文官對麾下將領的指揮如臂使指,而且能夠查漏補缺,減少失誤。”溫體仁贊成道。
“能得首輔認可,此事可成啊!”崇禎皇帝高興的說道。
“皇上,這五軍都督府之下設置參軍室,這是受各大都督節制?這五軍都督都是虛職啊,都是給各總兵、將軍們加的榮銜而已。”溫體仁問道。
“那首輔的意見該是?”崇禎皇帝反問道。
“老臣之意,既然五軍都督是榮銜,那都不能節制參軍室,陛下可委任一名參軍長節制。”溫體仁建議道。
“呃首輔此議甚善,”崇禎皇帝予以肯定。
“皇上,那這參軍室都啟用那些人選呢?”溫體仁問道。
“盧建斗因父喪丁憂,其在奏折上奏請安置其軍中幕僚,朕看到那些人卻有真本事,于是便生起愛才之心,想用這個參軍室安置那些人選,至于以后如何選拔,朕還沒有頭緒。”崇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