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呀,看來糖廠的二期工程很快就要上馬了,要是都用了新型肥料,一下子增產百分之五十幾,生產根本忙不過來啊,”王二河一聽,馬上就替糖廠著急了。
糖廠生產就是這樣,季節性生產,甘蔗成熟以后必須馬上加工,要是在規定時間沒加工完,甘蔗就要丟糖,那老百姓的損失就大了,所以在榨糖季節,糖廠的生產必須連軸轉,歇人不歇機器,保證在規定時間把甘蔗全部砍收加工完畢。
如果一下子產量增加百分之五十,那就意味著糖廠的工作量也要增加百分之五十,那糖廠的老板哭爹叫娘也完不成啊。
所以在新型肥料大規模使用之前,必須要擴大糖廠的生產規模,要不然,因為單產增加的甘蔗產量,糖廠根本消化不了,這也是幸福的煩惱啊。
好在建造的大壩足夠大,還有豐富的水能可以利用,很容易就可以利用休榨的時間上馬新的產能,瓜亞斯糖廠的設備傳承于大員那邊的糖廠,很多的工程技術人員都來自于大員,又有成熟的規劃,無非就是拿錢出來投資而已。
本土雖然幅員遼闊,不過適合種植甘蔗的地方并不多,也就是佛羅里達半島和古巴島那一帶,只是那邊的形勢不定,目前尚沒有大規模發展制糖產業的規劃。所以,本土的食糖來源還是要依靠海外進口。
不過在美河口,倒是有蔗糖精加工產業,就是購入加勒比海地區的粗制蔗糖,再重新脫色加工成白砂糖,然后把這種高級產品再賣給歐洲,獲取高額的利潤,這可是人無我有的賺錢利器啊。
新上任的外交部部長助理,外交部歐洲司司長鄭明宇第一次出國訪問的國家竟然不是歐洲國家,而是隔地中海和歐洲相望的北非薩迪王朝的割據政權所在地馬拉喀什。
早在六十年之前,薩迪王朝的極盛時期,葡萄牙王國的國王塞巴斯蒂昂一世率領葡萄牙軍隊,聯合當時摩洛哥被廢的素丹阿卜杜拉默罕默德二世入侵馬拉喀什,而馬拉喀什的素丹阿卜杜爾馬利克一世率領軍隊抗擊葡萄牙軍隊,最終在馬哈贊河大敗葡萄牙的軍隊,時任葡萄牙的國王塞巴斯蒂昂一世在渡過馬哈贊河時掉入河中淹死,而馬拉喀什的素丹也在第二天因為重病去世,摩洛哥正式分裂成兩個政權,非斯政權和馬拉喀什政權,而倒霉的葡萄牙王國因為國王無嗣從而導致王室沒有繼承人,最后被西班牙國王篡奪了王位。
社團與馬拉喀什能建立起聯系還是因為楊氏船隊,一個偶然的機會,楊氏船隊和馬拉喀什的商人建立了聯系,從美河口販賣國內的貨物到摩洛哥,國內的精制面粉、精煉油脂、白砂糖、棉布、呢絨、鐵器,甚至是小型船舶等商品,被楊氏船隊販賣過去,獲取一定的利潤。
為什么不是高額的利潤呢,蓋因跟北非有生意來往的人還有很多,包括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楊氏船隊在運輸成本和采購成本上有些優勢,才能在歐洲人主導的貿易中分得一杯羹。
鄭明宇擔任外交部歐洲司的司長以后,為了打開歐洲的外交局面,經過請示中央,決定先在北非打開缺口,尋找到一個落腳點以后再慢慢的向歐洲方向滲透。
三九年的七月底,鄭明宇和他的部下張雨軒,以及一干團隊,還有外交部雇傭的一艘北港改級船只,跟隨楊氏船隊的五艘運輸船,從美河口保稅區港口出發,借著強勁的西風,橫渡大西洋,于三九年的八月底到達了馬拉喀什的阿加迪爾港。
阿加迪爾港地處馬拉喀什的西部,有山間騾馬道直通三百里外的馬拉喀什城,在一百多年以前,葡萄牙人就占領了這里,建造了一個小小的港口,所以到現在,阿加迪爾港還是被葡萄牙人控制著。
說起來摩洛哥也是非常的悲催,兩個割據政權都只能龜縮在內陸,沿海的地盤不是被葡萄牙人占據,就是被西班牙人占據,阿拉伯人沒有出海口,只能依靠漫長的陸路和不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