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幸運,當天下午的時候,林紀元就從昏迷中醒來了,這不禁讓大伙心里松了一口氣,林紀元是穿越者中最為年長的人,大家對他頗為尊敬,也是穿越者們的心理寄托吧。
當他正常醒來之后,穿越者們的心態便立即恢復正常,該串門的繼續串門,該打牌的繼續打牌,該吃喝的繼續吃喝,又跟沒事人一樣了。
四二年的春節假期很快就過去了,上游不斷的有大量的冰凌漂下來,看來上游的河化凍了,西京這邊因為瀕臨太平洋,海潮在冬季會涌過來,所以從西京到黔江的某些河段因為水的鹽度,冬季很少封凍,但是上游山區的河段是封凍的,如今天氣轉暖,上游河段逐漸開河,于是就有了滿河冰凌的壯觀。
從東門市到望京鎮的鐵路正在修建當中,要想去美河平原,仍然要去東門市乘坐火車才行,王啟山作為新首都建設指揮部的頭頭,假期剛結束,便開始惦記著新首都的建設。
新首都建設可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工作,各種配套的工程、軟硬件設施、規劃、還有各項資金的籌集,審計等等,無一不是敏感而且麻煩的事情,也就是王啟山這樣的執委會委員能夠擔綱。
而且建設工程的進度也很緊,所以春節剛過,王啟山就坐不住了。不過此時還不太行,春節剛過去不久,芷蘭市那邊的氣溫還低,各種工程還沒有到開工的時候。
負責東海岸工作的李仁軍在春節前一家子都跑到天使城去度假了,但是李仁軍也是一個閑不住的人,在天使城過完年以后就跑回西京,稍事休整便計劃回去東海岸,東海岸那邊的工作比較復雜,李仁軍也不放心。
正好王啟山也閑不住,兩人一拍即合,便約好了一起走,一路上還好做一個伴,沒想到消息傳出后又招來一個人,朱顯強要去美河口,在布拉沃河流域的移民安置工作需要朱顯強前去協調一下。
三人結伴而行,乘船溯葛江而上,穿越葛江大峽谷前往東門市,三月的峽谷風吹到臉上依然刺骨,葛江航道里船只來來往往,穿梭不停。
在葛江南岸,沿著山體的腰部,很多的工程建設人員正在施工,這是東門市到望京鎮的鐵路工程,這一條鐵路修通后,從西京可以直接乘坐火車到達芷蘭市,省得先坐船再倒車了。
三人的船只到達東門碼頭,好在他們有自己的專用碼頭停泊,不用排隊直接就上岸了,而其他的船只就不行了,因為船只多,碼頭卸載能力跟不上,只能依次排隊叫號。
從西岸過來的移民船好多都是直接航行到東門,在這里卸載下移民,轉乘火車翻越黃石大山到達美河平原那邊的安置地,而空載的船只又繼續裝載從鐵路轉運過來的糧食等物資,再發運到西岸地區。
“顯強,西岸的移民如今都用鐵路轉運走嗎?”站在碼頭上眺望著喧鬧的碼頭區,王啟山問朱顯強。
“也不全是,葛江流域還是要安置一小部分的,不過還要從這邊招募一些居民前往東部工作,人員是自由流動的。”朱顯強看著人流,這都是他管轄的范圍啊。
“顯強,東海岸的移民指標可不能打折扣嗷,我們的壓力很大啊!”李仁軍湊熱鬧地說道。
“李哥,短誰的指標也不敢短您的滴!”朱顯強笑著說道。
朱顯強在這一幫地方大佬面前那是非常吃香的,他手握移民安置的大權,誰多給點少給點,那就有講究了。
在東門市,三人并沒有停留,坐上早就安排好的專列往東而去,說是專列,實際上也就給兩個包廂,和移民車廂是混編在一起的,鐵路的運力寶貴,一點也不能浪費。
“黔江這邊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得非常好!”透過包廂的車窗,李仁軍對著窗外指指點點,“看來回去后要派遣一些干部來黔江這邊學習一下。”
“你們要學習,還不如去麻河那邊呢,那邊的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