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了。
后來在社團的斡旋下,李自成答應不再東下,但是安南一方必須保證紅河航線的暢通,如此之下,雙方才得以相安無事。
鄭桐本人對駱思源的提議是萬般不愿意的,于公,升龍府從過境船只中獲得了大量的稅收;于私,他鄭桐在紅河航線中也有投入,而且從中還賺了不少的錢,這么一只下金蛋的母雞,哪能就憑明朝官員一句話,說殺了就殺了?
而且你駱思源毫無誠意,只字不吐露給安南的補償,天底下哪有免費的宴席呢!
“鄭大人,如果貴國聽任不法商人勾結闖賊,一旦闖賊羽翼豐滿,其大軍順流而下是遲早的事情啊,我看貴國可以用切斷航線來脅迫闖賊,讓其盡撤上游大軍,然后徐徐圖之,您看如何?”駱思源又使出一計。
“駱大人,此方案萬萬不可,如此一來,正好給了闖賊借口,他們正愁找不到理由進攻我方,其實云南物產豐富,而且云南地方官員腐敗無能,幾乎把昆明府庫完整無缺的送給了闖賊,就算我國切斷了紅河航線,也于事無補啊!”鄭桐開始忽悠駱思源。
“貴國也不能切斷川蜀和云南的走私貿易吧,另外闖賊還可以從緬甸、暹羅獲得貨物,雖說那邊路途遙遠了一些。”
聽罷鄭桐的話,駱思源也明白,關于切斷紅河航線的談判也就到了盡頭,要是天朝國力充沛,還可以勢相壓,但如今這個局面,朝廷確實拿不出太多的籌碼出來。
于是接下來一番風花雪月的閑談過后,雙方便草草結束了,駱思源這一趟是一個苦差事,朝廷給的任務多,但是許諾的好處少,駱思源想空手套白狼,哪有那么容易。
如今已是崇禎十六年的臘月,馬上就要過年了,駱思源也沒離開,利用年前的一段時間在升龍府交游,倒是認識了不少升龍府的達官顯貴,著實過了幾天燈紅酒綠、觥籌交錯的幸福日子。
待崇禎十七年的新年剛過,還沒到正月十五,駱思源便搭上一艘往紅河上游去的內河船,開始了下一步的航程。
此時的紅河正值枯水期,再加上剛過完年,紅河上的船只不多,不過每一艘船都是滿載著往上游而去。
駱思源所乘坐的這一艘船,就裝了滿滿一船的棉紗,這些棉紗被打成兩尺見方的方塊,一個一個就堆放在船艙里,為了避免被雨淋濕,貨物上還遮蓋了油布。
駱思源從船老大那里了解到,往上游的貨物大部分來自大員,以軍器為多,除了軍器,交易的貨物也是和軍事有關的為多,看來闖賊又在開始新一輪的擴軍備戰。
闖賊吃了黔國公府的一劑大補藥,看來再維持個十年八年是不成問題了,而大員那幫奸商也真是,見利忘義,只要能賺錢,連親爹都管不了。
駱思源就這樣郁悶了一路,終于在農歷的二月份到達了紅河上游元陽,上岸以后,駱思源通過商人的關系,秘密求見了駐守元陽的劉宗敏,劉宗敏對和談也有期待,立刻安排車馬,把駱思源一行人送到昆明城。
而此時的昆明城中,李自成正在闖王宮內接見李過、李來亨父子倆,李自成戎馬一生,如今割據西南,也是一方王侯,可以說是春風得意,但是唯一的一點遺憾就是膝下沒有個一男半女,大好的闖王事業后繼無人啊。
所以李自成在西南立足之后,便一口氣納了十幾個妾,日日努力耕耘,但這一年多以來,十幾個小妾的肚皮卻沒有一點動靜,倒是李自成這一年來感覺腰膝酸軟,體力大不如前了。
這一點就不如劉宗敏了,劉宗敏和萬彩蓮成其好事以后,萬彩蓮竟然還老蚌含珠,徐娘半老之年齡,還給劉宗敏誕下一子,實在是讓李自成氣悶不已。
在跟隨李自成的親屬當中,李過是李自成的侄子,不過因為李自成和李過的父親年齡相差太大,導致李過這個侄兒的年齡還比李自成還大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