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君度在碼頭見到的那一名錦衣衛千戶官名叫駱思源,是當朝錦衣衛北鎮撫司指揮使駱養性的遠房堂叔,這一次從京師“秘密”來到大高港,是受駱養性的委派,從大高港轉站,前往安南升龍府。
他這一次領受的任務就是聯絡安南,封鎖闖軍的紅河貿易線,同時,他還背著一個任務,那就是從安南奔赴云南,去昆明試探闖賊,看能不能將闖賊招安。
駱思源在大高港稍事休息兩天,便帶著隨從再一次出海,在二十天之后從安南的會寧港登陸,然后換乘內河船溯紅河而上,到達了安南升龍府。
升龍府是安南鄭氏的治所,正位于紅河三角洲的中心,周圍水網密布,大片良田,是安南最為重要的產糧區,也是安南最為富裕的地區之一。
因為此地能產出大量的稻米,是西岸地區重要的貿易糧來源,故而社團對升龍府地區的穩定也非常關注。
駱思源到達升龍府以后,先安頓下來,然后便以明朝使者的名義求見安南鄭氏負責外事的重臣鄭桐,向他提出明朝的訴求。
鄭桐出身于鄭氏旁支,原來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商人,不過在社團當初和安南展開貿易的時候,他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于是便一發不可收拾,而且其是鄭氏族人,是自己人,便被納入升龍府官僚系統,后幾經升遷,逐漸把安南的外交事務攬了起來。
目前對于安南鄭氏來說,最為重要的外交就是和社團搞好關系,社團在東亞對于政治和經濟上的掌控太龐大太深入,不管周圍和誰接觸,都繞不過去社團的存在。
故而鄭桐看到駱思源的拜帖時,首先也得琢磨下,不知這一次商談的事情會不會和社團有什么瓜葛?如果有,那一定得處理好,畢竟明朝也是一個得罪不起的存在。
為了接待駱思源,鄭桐也是挖空了心思,因為會談內容的不確定性,鄭桐并沒有在家正式接待,而是秘密來到駱思源下榻的回雁閣。
回雁閣位于升龍府城的南門附近,是當地比較有名的風月場所,鄭桐對此地還是比較熟悉的,在駱思源隨從的帶領下,鄭桐很快就見到了駱思源。
“鄭大人,本官此行乃是奉皇上口諭前來,闖賊叛亂以后退至西南,已是窮途末路,國朝天兵已成泰山壓頂之勢,如今闖賊旦夕可滅,然則圣上聽聞有不法商人通過紅河和闖賊有貿易往來,便著本官前來與貴國國主磋商,杜絕不法商人通過貴國管轄之地與闖賊勾結,鄭大人以為如何?”會談開始之后,駱思源擺足了架子,不軟不硬的和鄭桐交涉。
“此乃天大的好事,聽聞天朝大軍不日就要剿滅闖賊,下官心里尤為高興啊,駱大人有所不知,自從昆明失守之后,闖賊大軍屯于紅河上游,大有順流而下、進犯升龍府之意,本國軍民不得不日日防范,苦不堪言。國主殿下其實對于腐敗無能的云南地方官員非常不滿,這簡直就是以鄰為壑嘛!”鄭桐臉色一變,哭喪著說道,“還請天朝大軍速速進攻闖賊,將其剿滅,我國方能免此刀兵之災!”
一看鄭桐把球又踢到自己這邊來了,駱思源立刻就感覺這廝不好對付,“鄭大人,闖賊通過不法商人從海外購買軍資,使得天兵損失不少,所以這一次本官奉旨前來,就是請貴國切斷闖賊通過不法商人獲取軍資的渠道,貴國應當配合朝廷,同心協力,盡快剿滅此賊,也好早日解決心頭之患!”
“駱大人,天朝實在是不了解小國的無奈,想那闖賊窮兇極惡,連天朝大軍都拿他沒有辦法,那劉宗敏更是和紅河上游的土司們勾結,在元陽一帶屯駐大軍,隨時伺機順流而下,覬覦本國之土,我國也是沒有辦法啊?!编嵧┮粋€勁的強調自己所面臨的困難。
鄭桐所說確實是實情,劉宗敏進駐紅河上游,便一下子拿捏住了升龍府的軟肋,其實要不是社團多方面的警告,李自成早就命劉宗敏順江而下,打通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