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呴說的有理有據不由沈兵不信。
其實,更重要的還是之前魏國百姓爭相歡迎黑甲軍那一幕影響了沈兵。
那些可是百姓自發組織的,沒有秦軍逼著他們也并不全是黑甲軍眷屬,相當一部份是毫不相干的百姓。
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魏國民心已經轉向秦國。
這對于沈兵來說有些難以想像,因為速度有些快,一時還沒來得及適應。
后來想想,沈兵覺得這也正常。
首先,最重要的是這不是與外族而是中原內部的戰爭,國與國之間的界限從來都不明顯,尤其是對于尋常百姓而言更是如此。
其次是魏王假不仁,便如之前所言,大王不仁民心更易轉向。
再次就是從春秋時期開始到現在中原各地已彼此征戰數百年,百姓已迫切希望統一、希望和平、希望止戰養息。
而此時的秦國是最有希望統一中原。
秦國在統一中原前的以法家治國的做法和精神還是很受百姓歡迎,這制度相對于其它六國而言更公平,同時也給了百姓進入上層貴族的機會,于是當然更受百姓擁戴。
所以秦朝只短短14年便宣告滅亡著實可惜。
有句話叫“大亂之后必有大治”。
自春秋起長達數百年的大亂,一旦統一全國上下都不想打仗都想種田好好過日子。
偏偏統一中原后嬴政又性情大變亂搞一通,再加上秦二世在趙高的控制下又胡作非為,于是本應出現“大治”的局面卻成了“官逼民反”。
于是“大治”就出現在漢朝。
假如這些都沒出現,那“大治”豈不應是秦朝?
眼前這魏國軍民也是中原百姓,潛意識中也有“大治”的愿望,民心會這么快就轉向秦國也不奇怪……
想通這層道理,沈兵這邊就下了決心。
他對楊端和說道
“將軍,屬下認為我等該從二十萬降兵中選出十萬精兵。”
“如此我軍方可攻楚。”
楊端和想想也覺得沒有其它選擇,只得點頭表示同意。
不過這些事卻不是他們能決定的,最終還需要嬴政點頭……這可是十萬大軍的事,沒有嬴政同意誰敢擅自作主?怕不是要反了?
楊端和與沈兵還以為此事是難上加難。
因為就連楊端和與沈兵都心存顧慮,嬴政又豈會輕易答應?
沒想到幾天后嬴政那得到的答復卻是
“有整訓黑甲軍且大敗楚軍之先例,寡人以為此舉可行。”
“上將軍可依戰時所需自行點兵整訓!”
楊端和與沈兵不知道的是,多疑的嬴政當然是信不過這些魏降兵。
但轉念一想,這是沈兵提出的建議……神仙派來助他的還能有錯嗎?
于是甚至沒有與其它人商量,大筆一揮就同意了。
楊端和見此不由喜出望外,當下就讓沈兵去點兵。
沈兵目瞪口呆,趕忙拱手道
“上將軍,屬下只是建議,未曾說過要統領此軍。”
“何況屬下還要指揮黑甲軍……”
沒想到楊端和想也不想就回敬了一句
“魏降兵上下早已把你當作恩人。”
“何況你還有成功整訓黑甲軍的先例,不由你來統領又由誰來統領?”
沈兵一聽這話還真有道理,于是只能灰溜溜的點兵去了。
是時降兵正在城外的泥濘中艱難的挑土筑路,見沈兵和魏呴前來便紛紛停下手中的活朝他們投來期望的目光。
也難怪他們會這樣。
沈兵之前就從他們中選過兵,而且選兵后還成功組建了黑甲軍甚至打敗楚軍立功晉爵。
他們原本就是兵士,原本就該在戰場上與敵拼殺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