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應了聲就去傳令。
這作長遠打算的久戰與短期就想拿下的速戰那是有很大區別。
久戰就會保存實力尋找敵方漏洞,而速戰卻是不惜消耗兵力發起猛攻。
但蒙武卻不太愿意聽。
蒙武接到命令時就對部將說道
“都說王翦已老不足出戰,不想楊端和也是如此。”
“舉凡大軍戰場,惑人耳目之跡象多多。否則,兵家何有‘示形’之說?”
“評判諸般消息之唯一依據,在國力,在大勢,而不在就事論事。”
“項燕也算宿將,會做螳臂當車之舉?”
“據實評判,項燕所謀只有一途據守汝陰遲滯我軍,以使壽春南逃斷后!如此而已,豈有他哉?”
應該說蒙武這判斷也有些道理的。
他認為從大的方向看,楚國無論國力還是大勢都不足以與秦相抗。
因此項燕就只有帶著楚軍繼續南逃進入密林水網一帶借助地形偏安一隅。
所以城父的防守是一種假現,是楚軍用來遲滯秦軍使壽春王室有時間逃脫的手段。
在這判斷之下,就應該是速戰而不是久戰。
戰場有時就是這么奇怪,不管從哪方面想都能從兵書上找出些道理來,于是就“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沒有到最后誰也不知道也不確定誰是對的。
蒙武此時是這么想的,也就沒有將楊端和的命令太放在心上,而是繼續指揮部隊對城父全力猛攻。
而楊端和這邊在趕到汝陰后卻是按部就班的伐木建寨,然后造投石機、采挖石彈、造船及攻城器械等。
一邊建造另一邊楊端和又問沈兵
“黑甲水軍是否能助我軍破汝水?”
沈兵搖了搖頭,回答
“汝水東岸到處都是楚軍投石機和弓弩手,而黑甲水軍只有三千人。”
“要破汝水只怕力有未逮!”
楊端和看著地圖嘆了口氣,道
“如此,便只有強攻汝陰了。”
的確只有強攻汝陰和城父兩城,否則就只能冒險強渡汝水。
雖然秦軍有浮橋可以快速過河,但這在對岸有大批楚軍防御的情況簡直就是開玩笑……秦軍是渡過一批就被殺一批,就像添油一樣上去任人宰割。
如果不是因為有這些地利的話,項燕也不會選擇這道防線作為保國反擊的防線。
不過沈兵心下卻一點都不慌。
因為他根本就沒有寄希望于秦軍能攻下這道防線。
他在等,等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