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河這邊,革庾收到沈兵的邀請后,一眾部下都勸革庾尋個借口不要應(yīng)約。
理由很簡單,部下都認(rèn)為沈兵是居心不良想將革庾騙到姑師去軟禁或殺了使匈奴降兵群龍無首。
但革庾卻回道
“沈兵若是想這么做,早在姑師我等投降時就可以做到了,何必多此一舉?”
說著沒有遲疑,孤身一人坐上沈兵派來的馬車。
其實這也是沈兵想試試革庾的膽識。
之前沈兵就知道交河一仗打得秦軍措手不及的就是革庾,也知道為熏狁獻策在姑師設(shè)計引秦軍來攻的也是革庾。
雖然這計策被沈兵識破,但匈奴中像這樣有勇有謀的人倒是難得,如今既然是投降了,沈兵自然要好好利用。
其實想要利用革庾并不困難,沈兵只需要坐等時機。
因為沈兵知道冒頓單于那邊肯定要因革庾等一萬匈奴的投降有所“表示”……否則,往后匈奴將領(lǐng)豈不是可以放心的投降秦軍?那匈奴還如何穩(wěn)定軍心!
果然,這“表示”很快就來了。
當(dāng)革庾進帳后,沈兵就示意革庾坐下,接著對革庾說道
“有件事,沈兵望萬夫長莫要過度傷心……”
革庾一怔,然后就咬了咬,面色蒼白的說道
“可是我的家人?”
沈兵點了點頭。
革庾嘆了口氣,說道
“革庾在投降那一刻便已想到了。”
“但愿單于不致為難其它部下的家人。”
革庾這反應(yīng)讓沈兵有些意外。
不過想想覺得這也在意料之中,革庾身為一名萬夫長會想到這個也不奇怪。
沈兵回答
“其它的倒是未曾聽說……”
革庾朝沈兵拱了拱手,道
“如此甚好,若大將軍沒有其它吩咐,屬下就此告辭!”
剺一看革庾這態(tài)度不由火冒三丈,罵道
“你這蠻子好生不識好歹,大將軍好言相勸你卻如此無禮。”
“我大秦還欠了你等不成?”
革庾只慘然一笑,回道
“大將軍對我等有一命之恩,該是我等欠了大秦的才對。”
“但這些恩恩怨怨,無非只是利益二字罷了。”
“大將軍以為如何?”
革庾說的直接,也可以說是看得明白。
比如沈兵又哪里會真的關(guān)心革庾家人的死活,不過是希望革庾能徹底的歸降秦軍與匈奴為敵而已。
沈兵見革庾如此說,自己也就不再惺惺作態(tài)了,回道
“萬夫長所言非虛,此不過‘利益’二字而已。”
“然萬夫長可曾想過,你等往后的‘利益’又在何處?”
革庾回答
“大將軍若是想讓革庾為秦作戰(zhàn)或許并非難事。”
“但要那干部下甘心為秦而戰(zhàn)……卻是不可能。”
“若大將軍做如是想,屬下只怕大將軍要失望了。”
沈兵明白革庾這話的意思。
若說革庾與匈奴之間已因為家人被殺而無法回頭,但其部下卻并非如此。
且那些降兵大多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此時只是因為無法逃走為了保命才不得不駐守交河,若派他們?nèi)ヅc匈奴作戰(zhàn)……其實不說去作戰(zhàn),僅僅只是給他們一匹馬,他們就會逃往草原了。
這倒不是說他們有多忠于冒頓。
事實上匈奴中就有許多是被匈奴征服而投降歸順的部落,其中就包括不久前才并入匈奴的東胡,且有十?dāng)?shù)萬之多。
其原因在于匈奴降兵生活習(xí)慣與中原人甚至與西域都大為不同,他們在這里很難有認(rèn)同感。
這就與中原內(nèi)部可以斗來斗去并且朝秦暮楚的降來降去,但一旦說要投降匈奴那就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