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編的蒲類軍和秦軍最適合。
若說西域騎兵士氣不足或各國拼湊,那么蒲類軍也同樣如此。
問題就在于熏狁已被沈兵給打怕了,一想到要進攻秦軍就腦殼疼,一點底氣都沒有。
再加上秦軍步卒又有什么索箭、“震天雷”還有“火炮”之類……熏狁覺得還是不惹為妙。
那么剩下的就是西域騎軍和月氏騎軍了。
月氏騎軍熏狁是了解的,之前進攻河西走廊時就與其交過手,知道月氏騎兵還有些本事。
何況匈奴在北,要攻擊月氏要橫穿秦軍防線,一不小心便要陷入重圍。
于是便只能選擇西域騎軍。
這有些出乎沈兵意料之外。
因為沈兵總想著騎兵是步兵的克星,尤其是在開闊的草原上。
所以沈兵以為匈奴首先應該進攻的是后方的秦軍主力。
不過想想覺得也對,匈奴已數次與秦軍主力交手都沒討得好,這一回也該選新組建的西域騎兵了。
無憂公主聽聞這情況后就有些擔心
“大將軍,據聞匈奴有十萬大軍。”
“若是全力圍攻西域騎軍,只怕……”
沈兵回答
“公主放心,有王賁領軍,他不會輕易任由匈奴將西域軍包圍!”
古時作戰就是這點比較麻煩,尤其是騎軍與步軍的差距……步軍日行五十里,而騎軍因為有了馬具可以日行一百五十里,也就是說只一日行軍便相距百里。
廣個告,我最近在用的小說p, \咪\咪\閱讀\p \iiread\ 安卓蘋果手機都支持!
這幾日下來西域騎軍與后方的秦軍主力已相距五百余里。
于是沈兵便再也無法及時指揮前方騎軍,只能依靠兩軍主帥自行決定,他們能做的,就是將情報和決定一批批的報與沈兵。
果然,幾個時辰后,從王賁那就發來了另一個消息
“我軍已擺脫匈奴糾纏,并往撤離。”
其它的王賁就沒多說了。
情報里也的確不宜多說,因為很容易就會被匈奴游騎截殺而泄漏計劃。
但沈兵一看情報馬上就意識到王賁有何打算。
王賁帶著匈奴騎兵往南走,一方面是與南面的月氏騎兵匯合,另一方面則是等待秦軍主力。
匈奴不追則已,若是跟著王賁往南追,便會掉進秦軍的三面包圍中。
沈兵沒有多想,當下便交待李巖繼續按原計劃行軍并留下兩千騎為其策應,自己則帶著蒲類軍前往增援王賁。
若熏狁不回避,那么前方就將是一場騎兵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