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凱夫斯當天下午在行軍時碰到一隊騎兵,當前方偵騎報告發(fā)現(xiàn)敵情時還讓阿凱夫斯緊張了一陣,因為他沒想到敵人會主動出城反攻。
不過也只是猶豫一會兒,阿凱夫斯馬上就命令吹號布陣。
阿凱夫斯帶領(lǐng)的第五聯(lián)合方陣是一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部隊,之前出兵打敗安息并讓安息不得不進貢的就是這支部隊,如果追朔其歷史,甚至可以到亞歷山大時期。
他們一得到命令馬上就由行軍隊形轉(zhuǎn)變成了作戰(zhàn)隊形……重裝長矛兵在前方排出密密麻麻像刺猬般的方陣,中間擺著弓弩兵和投石機,輕裝長矛兵在方陣后方掩護,兩翼再配置騎兵和一定數(shù)量的輕長矛兵。
塞琉西的馬其頓方陣還保持著亞歷山大時期的編制,也就是64名甲兵組一個排,兩個排組成一個連,兩個連組一個營,四個營組成一個團,四個團組成一個師。
這與羅馬軍團的編制不同。
然后一個師再加上兩千多名輕裝盾兵,一千多名輔助兵和一千多名騎兵,滿編狀態(tài)下是8192人組成一個初級方陣。
然后四個初級方陣又可以組成了一個聯(lián)合方陣,一共32000人。
這也是阿凱夫斯帶三萬人進攻藍氏的原因。
阿凱夫斯等人剛準備好,就看到一隊隊騎兵帶著塵土而來。
阿凱夫斯在馬上大喊一聲“準備!”
士兵們“嘿”的一聲回應,最前方的五列矛槍放倒朝前形成一堵矛墻等待著敵人的沖擊。
來的卻是革庾所領(lǐng)的一萬匈奴騎兵。
革庾看到塞琉西步卒那排成一隊隊像刺猬般整齊的槍陣十分疑惑,他好奇的勒住馬遠遠的打量了這支部隊一番,然后對部下說道
“他們是等我們往他們槍口上送嗎?”
“我更希望送給他們的是箭矢!”
部下們發(fā)出一陣陣笑聲。
還有部下回道
“萬夫長,讓我去送給他們一些箭矢吧!”
革庾搖頭回道
“不,博勿。”
“雖然我很想看看與他們作戰(zhàn)會是什么樣的。”
“但是大將軍讓我們攻擊敵人的補給線……”
“在大秦的部隊里作戰(zhàn)不一樣了,我們必須嚴格服從命令,明白嗎?”
部下紛紛應聲。
這一點革庾倒是把握得很好。
因為在秦軍中作戰(zhàn)的確與匈奴置下不一樣。
匈奴更多是松散的、自覺的、狼群式攻擊,說它有紀律吧又隨心所欲,說它沒紀律吧,卻又聚散有度。
秦軍就不一樣了,秦軍下了命令是怎樣就必須怎樣,否則就是“違抗軍令”。
因此革庾沒多停留,帶著騎軍繞過塞琉西方陣就朝其后方而去。
塞琉西士兵見敵人不敢應戰(zhàn),紛紛高吼著發(fā)出示威式的歡呼。
但阿凱夫斯臉色卻十分難看。
因為他注意到了一點……這些野蠻人騎兵馬上似乎有什么東西,還有他們的腳以及騎兵的前進速度,這都不是塞琉西騎兵甚至也不是安息、大宛騎兵能比得上的。
“那是什么?”阿凱夫斯問著部下“我是說他們腳上踩的東西!”
“我不知道,將軍!”部下回答“也許是鐵環(huán)之類的東西,固定在馬肚上!”
阿凱夫斯皺了皺眉頭。
因為這的確是個好主意,將一對鐵環(huán)用皮帶之類的固定在兩側(cè)使雙腿有著力點,那么就可以用雙手作戰(zhàn),這樣無疑會使騎兵戰(zhàn)斗力大增。
可是塞琉西騎兵……
阿凱夫斯看看自己在看看別人,都需要在馬上努力夾緊馬肚,同時還要一支手用于輔助平衡。
也難怪藍氏城會一夜之間就易主。
其實阿凱夫斯想到的還不只是這些,他往更深層里思考……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