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布置在偏東五里處,山丘處只有五千親衛防御。
沈兵明白阿凱夫斯為什么會這么布置。
偏北的部隊隨時準備增援羅馬軍團,偏東的部隊則是準備用于增援馬其頓軍團的,這可以體現出他兩者兼顧對馬其頓和羅馬都是同樣關心。
至于自己所駐扎的山丘只用五千人防御……阿凱夫斯認為秦軍已被嚴嚴實實的圍在城內,同時這五千人還是居高臨下的布下陣勢防御,兩翼還有兩萬大軍隨時可以增援,哪里還能出什么紕漏。
這其實就是之前所說的“攻大于守”的戰術。
攻大于守并不是說守城一方就是“守”,攻城一方就是“攻”。
是“攻”還是“守”,看的其實是戰略方向。
比如此戰雖然塞琉西聯軍是攻城一方,但他們采取的戰略是圍而不攻想困住秦軍,這其實是“守”。
而秦軍卻是要主動出擊突破塞琉西聯軍乃至將其擊敗,所以其實是“攻”。
處于“守”的一方,也就是塞琉西聯軍,必然就會出現這種因兵力問題出現漏洞的情況……原因無它,處處都得防,于是兵力雖多但卻平均分攤,當然無法與處于攻勢的秦軍集中兵力突破相比。
沈兵沒多想,馬上就讓神武軍做好戰斗準備。
進攻時間選擇在午時,也就是在中午十一點左右。
會選在這時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神武軍是騎軍,他們需要白天良好的視線,尤其他們同時還是火槍兵,如果選擇在夜里的話,不利于火槍的遠射程反倒利于敵人近身作戰。
其次,此次出戰是類似現代特種作戰的快打快撤,不需要太長時間也不能計劃太長時間……時間一長,敵人兩翼距離不過五里的援軍就趕到了,到時大軍團團圍上來,任神武軍有三頭六臂也無法抵擋。
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沈兵知道塞琉西聯軍的生活習慣與秦軍有些不一樣
塞琉西聯軍是一日三餐也就是早、中、晚各一餐,中餐通常是午時也就是十一點半左右。
秦軍卻只有早、晚兩餐沒有中餐的習慣。
進攻時間選在午時,就正是敵人中餐的時候。
那么塞琉西軍是吃中餐還是不吃中餐呢?
吃的話,就意味著應敵的準備不充分,不吃則因為這飲食習慣必然狀態不佳,而秦軍則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困擾。
領軍的當然是王賁,此時的他已學會了使用火繩槍并對其有很大的興趣,他使用火繩槍時甚至有些不安。
問其原因,王賁就回答道
“稟大將軍,王賁雖未至弱冠,但自幼習武練兵至今已近十年。”
“平日上陣雖不能以一當十,但尋常也找不到對手?!?
“然此物一出……”
于是沈兵就明白了,王賁這是在感嘆學了那么多年的本領,結果還是無法面對火繩槍。
這的確會讓人心理上無法平衡,普通人練個幾天甚至靈活的練幾個時辰就會操作火繩槍,然后就能與習了十年武藝的敵手對陣,鹿死誰手還不一定……
沈兵“哈哈”大笑
“好你個王賁,生死大戰近在眼前,你卻還在想著是否能敵得過火繩槍!”
不過話說回來,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大將風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