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中國整個古代,哪怕是現代也很難將個人的玩忽職守與制度的失敗分開,也就是說如果失敗,更多的人更愿意去找“人”的原因,而不愿意去找是因為制度造成了成為這樣的“人”。
畢竟,這與統治階層的意愿不符。
這樣做的結果往往就是,個人應盡最大的努力,用他自己的才能和自我犧牲去掩蓋制度上的缺陷。
所以,身居高位的文武官員如果應對國家所受的巨大災難負責,那就很難得到原諒與赦免。至于以什么內容指控他拿下他,似乎無關緊要——大明末期遼東許多官員都是這樣沒的。
如此看來,1619年遼東戰役在一周內,看似以一種比較奇怪的方式決定了以后幾代中國人的命運,但實際上已經醞釀了好多年,而一旦到來,大明王朝注定會分崩瓦解……
可以說,這是大明王朝腐朽的官僚制度以及極不健康的日常運轉所帶來的根本就不可避免的結果。
而這才是真實的歷史。
朱翊镠所期待的歷史不過是幻想不存在的、只存在于筆下的歷史。
真實的歷史永遠無法改變,代表人類已走過的路,不存在回頭一說。
想想有點可笑,還想與鄭妙謹、徐文穎解釋,其實哪里解釋得清楚?
就老老實實地當作一個夢吧。
但無疑,夢中的感情是真摯的,無論是對友情、親情還是愛情的認知,又或是憧憬向往,都是發自肺腑的。
而這一部分也是最真實的。
無論人類的歷史如何變遷,人類的感情始終變化不大,比如對真善美公平的追求,變化的只是表達方式。
至于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既然已經是歷史,無論如何也無從改變。
歷史,歷史,顧名思義,就是發生在文字記錄之前所發生的事件嘛。
后來者如何參與?即便有一天人類擁有這樣的技能,后來者真的能夠參與進去,又有多大的現實意義呢?
而事實上,或許根本做不到。
姑且當作是一個美好的夢吧。
既然是夢,終究會醒。
夢醒了,無論你我,還得繼續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搬磚,奮斗。
——全書完。
……
。
這本書就寫到這兒吧,已經盡了我最大的努力。
明天會寫一個“后記”,談談自己的感受,以及感謝一路支持的朋友。
先說一句謝謝!
不負大明不負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