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日,翰林院的事情便快速傳開,朝野上下最主流的說法,是崔希烈子夜傳書國史館,向太上皇和皇上行鬼神之諫。
朝中許多大臣聞聽后暗暗心驚,原本打算替彭初的求情的人,立刻燒了奏折,那些反對重修《乾興實錄》的人也靜默下來,都在默默注視著事態發展。
元雍帝聞聽后,臉色不停的由青轉白,由白轉紅,最后徹底黑下來,目中寒光冷冽,欲擇人而弒。
盛怒之下,元雍帝連發數道旨意,先是撤了張元的翰林院掌院學士之位,隨后派兵圍了翰林院。
最后嚴命大理寺卿沈濟,在酉時前,要徹底查清此事。
沈濟接到圣旨后,心中暗自叫苦不跌,他完全是受了無妄之災。
沈濟絲毫不敢耽擱,立刻帶人來到翰林院。
張元下朝后,便將翰林院眾人召集起來,欲要查清此事,翰林院雖然眾人反應不一,但不管心中如何想,都在極力證明自己和此事無關。
后看皇上又圍了翰林院,他們忙將昨天晚上身在何處的細節,都一一交代清楚。
昨日翰林院落鎖后,除了值守人員、巡查人員和守衛外,翰林院中便再無人進入。
國史館昨天亦如同往常一樣,戌初時便已落鎖,落鎖之后,有守衛值守,藥匙未有人動,鎖未有異常,守衛亦沒有擅離職守,也沒有發現有人進入國史館。
但早上開門時,那篇文章便赫然在列,字跡也確實是崔博的字跡。
沈濟到后,在張元的輔助下,立即對翰林院進行全面盤查。
一番查探下來,他的心情逐漸跌入谷底,將所有的線索歸到一處,只能得出極為荒謬的結論。
他心知肚明,鬼神之說,乃是妄言,翰林院的事幾個時辰,便傳遍朝野,背后肯定有人推波助瀾。
這個結果若是交上去,恐怕皇上會懷疑他有意包庇翰林院。
迫于時間壓力,多輪審問無果后,他開始對昨夜的守衛和巡查,用刑拷問,但結果仍是一如既往,毫無所獲。
申初二刻,眼看就要到元雍帝給的時間期限,沈濟頓時焦慮萬分。
萬般無奈之下,他只能拿著暫時查到的線索,入宮面圣。
“這就是你給朕的答復?”元雍帝面上怒色隱現,聲音清冷道。
“微臣無能,請皇上恕罪!”沈濟不敢辯解,立刻請罪道。
“請圣上再給臣一些時間,臣定然會找出賊人。”
元雍帝再次拿起沈濟整理的案宗,細看起來,隨即問道:“這些人有沒有串聯的可能?”
沈濟忙道:“臣亦是如此懷疑,只是還未問出什么。”
“這事不查清楚,翰林院中誰都不能離開!”
“朕再給你一晚上的時間,明天早朝前來見朕,若是還是這個結果,你明天也不必來上朝了!”元雍帝將手中案宗一摔,怒道。
“微臣遵旨!”沈濟忙應道。
出了養心殿,沈濟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渾身都被冷汗浸透,心中暗自感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過得了這一關。
回到翰林院后,沈濟不再顧忌翰林院眾人的身份,對值守的人員,也開始嚴查逼問。
夜已過半,翰林院內仍燈火通明,大理寺的人在翰林院中,來來往往,卻不見成效。
沈濟心中愈發焦急,正在這時有門吏稟報:“大人,門外有一叫陸璟的人,說有要事要求見大人。”
沈濟思忖片刻,便點頭道:“請他進來!”
陸璟見禮后,直接問道:“世叔可查到什么可疑人物?”
沈濟面色憂慮的搖搖頭,隨即問道:“賢侄有何要事?”
陸璟沉吟道:“晚輩心中有些猜測,但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