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后,元雍帝將協辦大學士郭思、吏部尚書李謙、戶部尚書馮延吉、禮部尚書許承敬、兵部尚書傅川、刑部尚書王竹山、工部尚書蔣安、督察院左右都御史梁瑞、曾筱,文華閣大學士顧瑀、內閣大學士徐經年幾人召至文華殿。
“這是昨天的塘報,你們都看看,半個月前山東又遭了災,連天下雨,渾河水暴漲,沖決了堤岸,一共淹沒民田一千三百多頃!”元雍帝臉色深沉的緩聲道。
待郭思、李謙等人看后,元雍帝繼續道:“馮卿,救災的事,你們戶部要盡快安排下去。”
馮延吉神色肅穆道:“老臣遵旨!”
“前幾天的塘報你們都看了,哈克隆汗國蠢蠢欲動,西北要備戰,不斷使人要銀子,眼下國庫空虛,東南那邊的事,也要盡快施行下去,若謙,蘇攸之到京后,讓他立刻來見朕!”元雍帝臉色愈發深沉道。
西北的事他心知肚明,是西寧郡王那幫子人,在背后給他使絆子,現在還不是動他們的時機。
但東南關乎財政,他對東南掌控力不足,若要實施新政,需要名正言順的拔掉,東南勢力在朝中的兩大代表,然后再緩圖地方。
李謙聽元雍帝提到蘇攸之,面色有些不太好,恐怕蘇攸之到京后,又是一番波折。
蘇攸之,延康二十年年辛末科探花,是崔博的弟子,曾跟隨崔博一同編撰《乾興實錄》,當年因崔博碑刻之事,上書延康帝,慘遭貶低,這些年一直在貴州任職,元雍三年被調任京城任內閣侍講學士,去年被派往福建督查鹽政貪腐案。
許承敬和傅川對視一眼后,說道:“啟奏圣上,臣聽說蘇攸之這些年一直在上書,請求為崔希烈立碑刻傳,如今崔希烈的事又引發爭議,此時還沒有定論,恐怕蘇攸之會對此事不滿,要是鬧起來也會耽擱新政,倒不如另選賢能,前往浙江負責此事?!?
他現在需要將蘇攸之和朝堂的視線,都集中在京中,等到浙江那邊完成布局,才是見真章的時候。
李謙沉吟道:“若是不解決崔希烈之事,以蘇攸之的脾氣,恐怕也不會上任?!?
郭思、徐經年也紛紛向元雍帝建言,表達同樣的擔憂。
元雍帝思忖片刻道:“既然這樣,那就徹底解決這些爭論,這件事從延康二十五年拖到現在,也有二十年了。”
“經年,你們內閣擬旨,三日后大朝會上討論此事!”
時近傍晚,殘陽如血,晚霞似火。
陸璟剛和林如海商量完,今天朝堂上發生的事情。
陸芷瑜便告訴他一個意外的消息,妙玉邀請她和黛玉,于明日到西門外牟尼院一見。
陸璟幾乎忘記了妙玉也在京中,隨即將陸崢奏報的消息翻開,赫然看到賈家欲邀請妙玉入府一事。
六月二十日,林之孝向王夫人推薦妙玉,王夫人便下帖子,邀請妙玉入賈家,教授小尼姑、小道姑誦經祈福,主持元春省親別院的櫳翠庵。
現在妙玉還在猶豫中,并未答應下來,
陸璟隨即叫來陸崢,詳細詢問此事。
陸崢將事情詳細交代清楚后,繼續說道:“小的發現了一件蹊蹺事,林之孝似乎和忠順王府的人有過接觸!”
“竟有此事,你詳細說說!”
陸璟立刻來了興趣,他原本還一直疑惑,為何忠順王會對賈家的事情一清二楚,若說他對王熙鳳收人錢財,壞人婚事,私自放印子錢,賈赦謀奪石呆子的古董扇子等事,了解的清楚并不足為奇。
但對賈珍、賈蓉父子與尤二姐、尤三姐,偷情罵俏等不倫之舉,以及賈璉偷娶尤二姐,伙同賈珍威逼張華退婚等小事,都掌握的清清楚楚,這就令人奇怪了。
林之孝身為賈家四大管家之一,掌管著賈家的銀庫賬房,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