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有官方力量來主導,目前合資作坊已經隨著合作社的建立,而全面展開,那些散織戶和一些小作坊紛紛加入其中,目前合資作坊已經初具雛形。
郭聰介紹完合資作坊后,繼續說道:“目前杭州已經成了三十六家合資作坊,未來還將成立更多,這種模式還將會在湖州、嘉興、紹興、寧波四地展開。”
韓?、程德等織造商聽到這個消息,臉色頓時難看下來,若是讓織造局建成這些作坊,那他們的地位將會受到很大的沖擊,尤其是桑農都加入其中,以后織造的原料,他們都將無從獲取。
郭聰繼續說道:“當然為了促進本省整體織造業的發展,讓大家都能參與進來,合資作坊特意留出了兩成的份額,若是有人想要加入其中,便可買下這些份額,以后你們同樣會是合資作坊的主人,你們將享受優先采購的權利,還可以參與合資作坊的管理,每年都會享受作坊的收益分紅。”
“現在織造局將這些份額分為七十二份,接下來會在此進行拍賣,價高者得!”郭聰說完,也不理會臺下的眾人,便匆匆走下高臺。
隨即織造局內一個能說善道的小吏張旻走上高臺,雖然前幾天陸璟已經培訓過他相關話術,但走上高臺的那一瞬間,他還是有些緊張。
繼續閱讀
張旻強自鎮定后,滿臉堆笑道:“各位大人、各位掌柜大家好,在下張旻便是這次拍賣會的主持人!”
簡單開場白后,張旻便開始介紹拍賣會的規制。
拍賣會起源于唐代,稱為‘唱衣’、‘寄唱’,宋元時期皆有記載,那時僧人要建寺院便會發行祈福券讓人購買,融資建廟,同時會將那些高僧的衣帽、手寫的經書,拿出來定期拍賣,價高者得。
“下面將拍賣第一家合資作坊,一成的份子,下面我們有請第一家合資作坊的掌柜李鵠,來介紹他們作坊的情況!”張旻笑道。
“我們的作坊是和淳安縣上槐村合作社,聯合建立,由鄙人原本的作坊、西城周大朗夫婦……等聯合組建,現有織機六十八臺,工人一百三十八人,雖然目前還小,但鄙人承諾,一個月后將增加三百臺織機,三個月后將會達到五百臺織機以上規模,工人也將達到八百人以上,以后上槐村產的生絲,也將主要供應鄙人的作坊,目前本作坊已經接下織造局一千匹訂單……”
待李鵠說完后,張旻忙用極具煽動性的聲音道:“感謝李掌柜的詳細介紹,李掌柜的合資作坊潛力巨大,各位想要不如得到,買到就是賺到,機會只有一次,不容錯過,若是各位有意向,可以立刻喊價,底價是一千兩白銀,每次加價不少于一百兩!”
張旻說完,下方頓時一片安靜,龐路、田濤等人都看向竇仁,想要讓他拿主意,現在織造局不僅掌控了桑農,還在收攏織戶,這是要徹底掌控浙江織造業。
韓?、程德等人臉色更加難看,有官府和織造局支持,又有合作社供貨,這些合資作坊雖然看起來弱小,但潛力巨大,若是成長起來,將會對他們產生巨大的威脅。
“我出一千五百兩!”張氏綢緞莊的掌柜張珂突然喊道。
“兩千兩!”盧氏布莊的掌柜盧珣也加入競爭中。
“兩千一百兩!”
……
陸俊看著身旁的侄兒問道:“這些人都是你找來的?”
“不錯,正是侄兒安排的托!”陸璟點頭道,兩天前,他便通過郭聰,邀請了一些布莊、綢緞莊的當家人,和他們達成一致,讓他們入股合資作坊,并承諾他們入股的作坊,將優先為其供貨。
別看這些人喊的熱鬧,但大部分都是他提前安排的托,目前真正加入喊價的綢緞商還沒幾個。
最后盧珣以三千二百兩的價格,拿下第一份拍賣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