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只是幼時對《孟子》中的一句話,有不同理解,他便橫加指責,認為臣曲解圣人言論,而《論語》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句,古今注本中因斷句不同,有二十余種訓釋!”
陸璟說著轉向唐澤中問道:“唐大人是否也要指責其中有曲解圣人之意,將其他注本都銷毀,只留下一本!”
“啟奏皇上,微臣認為唐澤中此舉,才是破壞治學大道,禁錮讀書人思維,使后學者再無自己的見解,只能按他的意思,來理解典籍,若是和他意思不同,他便要打著維護圣人學說的幌子,打擊異己,長此以往,士林中將如一潭死水,毫無生機可言。”
“你強詞奪理,胡說八道,本官并無此意!”唐澤中惱怒道。
陸璟不給唐澤中繼續說話的機會,打斷其言,繼續說道:“臣幼時之事,在青藺書院內流傳,恰恰說明青藺書院,秉持開放的教學思想,以臣之事例,告訴初學者,初讀典籍時,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嘗試不同的斷句,即可培養其離經辨志的能力,亦可加深對典籍的理解。”
“臣不知唐澤中是沒打聽明白,還是故意歪曲事實,誣陷微臣,亦或者想借此事針對江南學子!”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唐澤中怒道:“皇上,陸璟此言不實,臣請治陸璟欺君之罪,青藺書院諸多生員、年輕士子,皆善用標點,對其頗為推出,甚至揚州諸多書院中,亦是如此,可見此事危害極重,若再不加制止,恐危機整個江南學風。”
因陸璟二十歲便考中狀元,導致江南的一些士子,模仿他的學習方法,進而導致標點被更多人所熟知。
“回皇上,翰林院檢討陳庭,曾和臣同在青藺書院求學,他對此事知之甚詳,皇上一問,便知微臣所言真假,唐大人一直危言聳聽,句句污蔑,想要拿子虛烏有之事治臣之罪,恐是心思不純!”陸璟說道。
馮延吉適時站出來說了句:“聽說唐大人內弟也在翰林院,難道唐大人對皇上升任陸璟,為侍讀學士不滿,欲要替內弟出頭?”
唐澤中顧不上回擊馮延吉,忙向元雍帝道:“皇上,臣一心為公,參奏陸璟皆因其所行之事,罪大惡極,臣絕無私心!”
元雍帝看了眼唐澤中,沒有理會他,沉聲道:“召陳庭覲見!”
“皇上,陳庭和陸璟曾是同窗,又皆在翰林院,其言恐不足信!”唐澤中忙說道。
“唐大人是在質疑圣上的決定,還是懷疑圣上沒有辨別真假的能力?”陸璟抓住其語中漏洞,反擊道。
唐澤中怒視陸璟一眼,忙向元雍帝拜道:“皇上,臣決無此意,臣只是擔心,擔心他們二人串供!”
陸璟笑道:“串供,呵呵,圣上還未定罪,唐大人便將在下當成犯人,如此不敬圣上,有僭越之罪吧!”
不等其開口,又繼續道:“唐大人參奏之事,在下亦是上殿后剛得知,陳庭身在殿外,便更加不知了,不知我二人如何傳遞消息,恐是唐大人擔心謊言被揭穿,想要阻止此事!”
“皇上,臣…”
元雍帝怒道:“夠了,等陳庭上殿,朕自有判斷。”
未幾,陳庭滿是疑惑的跟著傳旨太監,進入大殿。
待其見禮畢,元雍帝便問其關于青藺書院及標點之事。
陳庭雖不知具體因由,但看到陸璟在他到來后,向后退了一步,便了悟陸璟之意,這是他們在青藺書院時,常用的暗號,提醒他形勢不利,謹慎回答,又聽皇上問起標點,心中便有了大致的猜測。
他是標點的第一批使用者,郭顯之當初對陸璟的勸說,他也知之甚詳。
于是在回答中,隱去不利于陸璟的部分,將青藺書院用標點,來訓練學生斷句之事,以及郭顯之讓他們嘗試不同斷句之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