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府張家大院,天空剛下過一場小雨,太陽便迫不及待的露出容顏,房頂的青瓦已然干燥,唯有地面還遺留著片片水跡。
張景儀快步走向后院涼亭,看到正在品茗的父親,朗聲道:“父親,我拿到了李大人出具的介紹信!”
張景儀說著,臉上流露出難以掩飾的興奮,經過數輩的努力,他們張家如今已是山西省排名前五的商行,自從得知要評選皇商的事后,他便野心勃勃,想要為張家爭到皇商的名頭。
張澄衷仿佛沒有聽到兒子的話,猶自品著面前的柿葉茶,過了一會,示意兒子坐下后,接過兒子遞來的推薦信,細細閱覽起來,看到最后山西巡撫李銘的親筆簽名,臉上露出一抹難以名狀的笑容。
“李銘對你態度如何?”張澄衷淡淡的問道。
“李大人對兒子的態度很是熱情,還說咱們張家很有希望被選中,讓咱們好好準備!”張景儀收斂笑容回道。
張澄衷繼續問道:“你為了這封推薦信花了多少銀子?”
“花了五千兩!”張景儀答道,銀票送了三千兩,其余各項禮物加起來兩千兩。
“以往咱們求見李大人沒有一萬兩,連其面都難以見到,更別說會對咱們有什么好臉色,你這次只花了五千兩,不但得了其親筆推薦信,他還對你熱情相待,你可明白其中因由?”張澄衷問道。
“想來正如他所言,咱們極有可能被選中成為皇商!”張景儀沉吟道,有了這次李銘態度的變化,他越發想要自己家族成為皇商。
張澄衷淡淡的搖了搖頭,只是說了句:“或許吧!”
隨后又問道:“你說朝廷為何會重選皇商?”
這個問題張景儀早就想過多次,因此不假思索道:“父親也知道,那些皇商早就不行了,如今只是掛著皇商的名頭而已,想必朝廷也是想選擇更有實力的家族充當皇商。”
張澄衷未置可否,繼續問道:“為何會大張旗鼓的公開評選?”
“想必是廣撒網,多斂魚,擇優而從之!”張景儀答道。
“呵呵!”張澄衷冷笑一聲道:“你如何看這上面的報名費?”
張景儀皺眉道:“父親的意思是朝廷舉辦這次大會的目的不純,想要借此讓咱們捐錢?”
如今想想也確實有這種可能,全國那么多商人,朝廷只收報名費,恐怕就能收個數百萬兩,甚至是上千萬兩,何況那么多商人入京,來往路費,以及到京中的花費,朝廷相關的稅收也會大幅度增加,想到此處有些不寒而栗。
“雖不中,亦不遠矣,依我看朝廷這次之所以大張旗鼓的廣發帖子,就是想要將皇商的牌子賣出個好價錢!”張澄衷臉色肅然道。
張景儀點了點頭,認同了父親的判斷,隨即又有些疑惑道:“可是朝廷為何要將根據推薦信來收取報名費?”
若是沒有推薦信,商人們要參加全部都要繳納一千兩,朝廷得到的豈不是更多。
張澄衷反問道:“明明只需繳納一千兩報名費就能參加,你為何非要獲取這張推薦信?”
“有了巡撫衙門的推薦,豈不是更能證明咱們家的實力!”張景儀不假思索道。
隨即想到父親最開始問的問題,以及李大人對自己的態度,豁然醒悟道:“兒子明白了,怪不得無論是省府衙門,還是州府衙門都如此賣力的宣傳此事,還鼓勵大家都進京去試試運氣,原來是可以名正言順的收取好處!”
張澄衷冷笑道:“以往沒有個萬兩銀子,哪能進的了巡撫衙門,如今你只花費五千兩便得到他的親筆推薦信,大家還都樂此不疲,呵呵,朝廷制定此策的真是個高人!”
李銘等人之所以不怎么計較這次銀錢的多少,一是來求推薦信的人多,二是體會到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