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以莫須有的罪名,逼死忠良之后,牛繼宗更是攜子長跪在太上皇宮前,請求太上皇做主。
連續幾日,雙方你來我往斗的不亦樂乎。
京中有識之士見朝上紛紛擾擾,堂下又自說自話,心知勛貴又和皇上起了沖突,擔心惹禍上身皆保持靜默。
匯聚到京中的商人沒想到能見到如此激烈的朝堂爭斗,知道非是自己等人能夠摻和,便更加深入簡出,也不拜訪也不聚會,輕易不敢出門。
百姓卻將這些事當成熱鬧來看,感覺誰更可憐便說幾句憐惜的話,誰做的過了,便聲討幾句,也不放在心上。
九月十八日日暮時分,皇商第三輪評選便徹底結束。
陸璟一面關注雙方的爭斗,一面和黃永忠統計各小組的成績。
晝夜忙碌兩天后,終于將各小組的成績全部計算出來,同時將前五十個小組的個人成績排序完畢。
兩人取前三百名成為皇商,其后掛名昭信局,其中陸璟關注的王友祥王家和薛寶釵薛家,其成績均排在前列成為皇商。
結果出爐后,黃永忠便將此事上報元雍帝,卻被元雍帝壓了下來。
元雍帝此時無心處理皇商的事情,便下旨等到假國債之事完全了結,再行公布結果。
繼續閱讀!
陸璟完成皇商評選的所有事情后,便將目光投向昭信局。
雖然這幾天朝中大多數的目光都被勛貴和三法司的爭斗所吸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關于假國債的處理方案依然懸而未決,此事的議論聲也越來越大。
那些買到假國債的官紳幾乎天天來昭信局詢問,尤其是一些官員更是頻繁施壓,欲要昭信局承擔此事。
雖然他們買時便想著可能收不回來,打算到時候做個順水人情,主動將國債收益捐給朝廷,如此也能在皇上眼中落個好。
但此事一出,主動舍棄變成被動舍棄,意義就不同了,不僅失去了金錢,還失去了后續的政治利益。
周琨為此事忙的焦頭爛額,幾乎拖延不下去時,見陸璟終于忙完內務府的事,如遇救星,忙找陸璟商議解決假國債的事情。
陸璟開始只是勸周琨此事最終要看皇上的意思,皇上不發話咱們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
但漸漸的發現事情不對,如今對昭信局不利的流言太多了,那些朝官向昭信局施加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昭信局的討論度比著韓奇等人的案子亦不逞多讓。
見此情況,陸璟頓時留心起來,仔細分析了眼前的局勢,發現勛貴反擊看似聲勢浩大,但翻來覆去就那幾招,似乎只是為了保全牛家和韓家,和勛貴以往的風格不符。
仔細思考各種可能后,陸璟意識到勛貴怕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要搞垮昭信局,想到此處,心中暗自惱怒,勛貴不好好和皇上斗法,竟然惹到自己身上,于是便將此事告知周琨。
周琨聽后仔細思索近日的變化,頓時發現異常,心中極為緊張,忙會同黃永忠向元雍帝稟報此事。
紅樓翰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