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言辭交鋒數十句,眾人見木正南始終掌握主動,咄咄逼人,而陸璟只是疲于招架,言辭趨窮,漸漸無力抵抗,紛紛替他擔心不已。
同時暗罵木正南奸詐,竟然以言語挾持考官更改論題,又施奸計選中無為而治,導致陸璟一開始就只能處于被動地位。
陸璟一面言辭退卻,一面引導其以道家的觀點來論證無為而治。
木正南見陸璟無力抵抗,節節敗退,于是乘勝追擊道:“天性自然,命理無為,當順天應命,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正是天道無為,以正治國,無為而治也。”
眾人見陸璟默然點頭,更加擔心,甚至漸漸有暗罵之聲,責怪陸璟失卻先機,又顧及名聲,不用縱橫家、墨家言論支持其論斷,才落到如此地步,致使無力回天。
妤芙樓上的林黛玉、薛寶釵、陸芷瑜幾人看到這種情況,盡皆擔心不已。
林黛玉緊抿著雙唇,不停絞著手中的帕子,眼中盡是擔憂之色。
薛寶釵則緊繃著身體,目不轉睛的盯著陸璟,祈禱他能反敗為勝。
陸芷瑜則緊緊抓著薛寶琴的手,嘴里不停的低聲念叨著菩薩保佑,又不停的自我安慰道:“哥哥不會敗的!”
薛寶琴、探春、迎春、英蓮等人也都面色緊張,擔心不已。
陸璟聽他說出此句,心中暗喜,沉默片刻后,進一步引導道:“既然你言天性自然、天道無為,凡事皆可無為而治,那人道呢?”
木正南見陸璟不在辯駁,只是發問,以為他放棄了抵抗,自覺勝利在握,便指點道:“天人合一,人道亦無為。”
陸璟見他入胯,便搖頭道:“天道看似無為,實則無所不為。天生萬物,星辰交替,日月輪轉,四時變幻,陰晴冷暖,風雨雷電,這些皆是天道所為,若無這些變化,也就沒有這方天地。”
木正南見他又開始強辯,嘲諷的笑了笑,便道:“此言大謬,你所說種種皆是天道自然,天道恒久長存,天地萬物自然演變,正是因為天道無為,才會有此種種,天地間才會變化萬千,繽紛繁華。”
陸璟聽到此處便開始反駁道:“何為天道,圣人有云:‘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四季更迭,萬物榮枯便是天道。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故而天道無所為,也無所不為。”
木正南聞言面色一僵,宋學荃、鄭琛等人見陸璟說出這番話,紛紛點頭,如今攻守之勢易位,陸璟為攻,木向南轉為守方。
四周觀者眾人見此情況,亦神情振奮起來,鼓勵之聲不絕于耳。
陸璟向眾人點頭致謝后,立刻占據有利的論點,繼續道:“何為人道,孔子曰:‘仁!’,孟子曰:‘義!’,荀子則言制天命而用之,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當掌握天地變化,造福萬民。”
木正南見陸璟不復方才的退卻,心中一緊,又見他從人道有為而切入有為而治,忙阻擊道:“不然,天道自然,人道亦然,當法天道而無為。”
陸璟見他徹底落入自己所設的陷阱,便不再掩飾鋒芒,犀利反擊道:“人道若無為,何人遍嘗百草,何人種植五谷,何人養畜打獵,何人建造房屋,何人保家護國,百姓如何活命,國家何以安寧?”
木正南雖然面色不變,但心中不免緊張起來,強自辯道:“此話謬矣,天生萬物,人只為其一,何以凌駕于萬物之上。”
“無人嘗百草,百草便可安然無憂。無人種五谷,五谷便可悠然天地間依時飄落。無人養畜打獵,牲畜百獸自無剝皮被食之患,得以安身保命。無人建造房屋,樹木可枝葉保全。萬物和諧共生,何來兵戈之患,又何須保家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