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叫到了承天殿。
成天殿是水西安氏的主殿,仿照畢節的廟宇主殿而建,不過卻比畢節的廟宇主殿大的多,是水西諸番部共同議事的場所。
而且承天殿原本也不叫這個名字,原來叫天佑堂,安氏起事后,一個頗為受安邦彥信中的秀才給改的名字。
而且起事之后,在哪個秀才的奉承下,不光天佑堂改成了承天殿,原來的宣慰使安位也被供奉成了楚懷帝,安邦彥則自封了梁王。
這秀才公雖然沒考中舉人,但秦末的那段歷史他還是耳熟能詳的,秦末亂世,楚懷王和項梁共聚義字大旗,最后推翻爆秦的故事就是畢節街頭的說書人常說這一段。
寓意很好,但秀才公卻并不看好他們,秀才公年少時游學曾順江南下,到過湖廣和江南,江南之富庶可不是貴州這等窮鄉僻壤能比的。
而且江南的百姓也沒有貴州這邊的困苦,土地豐腴,魚桑得利,單看湖廣和江南,明朝氣數未盡。
不過這些話,他只能爛在肚子里,絕不敢跟別人說,免得被人拿來祭旗。
被帶到承天殿之后,殿中的氣氛跟前幾日又是不同,緊張之中還有一絲慌亂,但秀才公不敢多說多看,免得激怒了誰。
這些土司蠻子,殺起人來比殺雞還順手。
沒多時辰,秀才公便被交代了出使明軍大帳的任務,只把他嚇得一陣哆嗦。
雖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但官軍那德行,秀才公也不敢打包票。
去不一定死,不去卻肯定會死,在一個番人頭領的陪同下,秀才公還是去了明軍大帳。
還在明軍主帥和氣,使命順利完成,在帶回了官軍的條件之后,秀才公便躲在了自己的屋舍內,再也不敢出門。
秀才公學業不精,但看人卻很準,官軍主帥的態度已經很明白了,人家就是抱著剿滅水西的打算來的,和談怎么可能,除非安位和奢崇明自縛而出,否則明軍定會強攻。
而且看明軍那架勢,強攻下水西主寨,問題應該不大。
秀才公也想過趁出使明軍的機會逃跑,但跟隨的番部卻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
于是,回到屋舍的秀才公便決定這幾日閉門不出,只等著官軍攻上來了,可沒成想,今日一早,便聽見山下一陣噼里啪啦的火銃之聲。
聽聲音,明軍真的強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