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髓筍算是解釋過去,可是看著網油頂骨盤龍,蘇子放還是犯了難。
看向沈向華遞去一個無能為力的眼神后毫無立場的叛變。
“這道菜為了保證口感和風味,采用的還是大量油脂烹飪的辦法,不僅是燒制時用了寬油處理,而且還用了豬網油,是一道高油脂的菜品。”
“如果是考慮到身體健康,還是建議少吃比較好!”
果然,蘇子放話音剛落,夏茵的目光就落在沈向華身上。
“聽到了嗎?廚師建議少吃!”
“少吃,又不是不能吃!”
“一塊,就一塊!”
沈向華開始和夏茵討價還價,蘇子放也得空和沈安妍說出自己的疑問。
“叔叔阿姨平時也這樣?”
沈安妍想了想,搖搖頭“不知道,平時我不在家里。”
“在家的時候也沒有這么嚴苛。”
“估計是我爸做完體檢指標偏高所以才會這樣,沒事的,你照常表現就好。”
說完又怕蘇子放多想,補充一句。
“我媽對你應該挺滿意的。”
蘇子放看著夏茵的樣子,心中感嘆一句,要是這樣都不滿意,那他也太難了!
第一次見面就出賣準岳父,要是還討不到準岳母的歡心,大型白給現場啊!
不過好在當著外人的面加上評審需要,夏茵并沒有完全剝奪沈向華品嘗網油頂骨盤龍的機會。
還是留出一小段給他。
這道菜蘇子放不算陌生,粵菜中就有。
也不知道這個到底算是抄襲還是借鑒,居然直接出現在紅樓宴中。
這道網油頂骨盤龍本身是粵省一位叫梁三的廚師所創。
梁三小的時候就很喜歡鱔魚,不過那時候鱔魚稀少,所以算是個稀罕物。
他就下決心,日后一定要做一道好吃的鱔魚菜,每天做給父母吃以表孝心。
一直到上世紀,梁三在宜春園酒家當廚師,在料理鱔魚的時候突然有了想法。
因為平時的鱔魚都是切片或者切段,極少有去骨的鱔魚做法。
他就動了這個心思。
仔細研究了一番,才有了這份網油頂骨盤龍。
這道菜做法最難的地方在于調味和去骨。
需要將處理好切成段的鱔魚先過油炸一遍,再用高湯吊著火腿、冬菇、陳皮和鱔段一起重新下鍋煨熟。
這一步要煨足火候,不能太少,不然不入味,也不能太多,否則鱔魚容易散。
等到火候恰好的時候,撈出鱔魚。
用巧勁將鱔魚骨去除,再用火腿條代替魚骨,最后裹上豬網油上鍋蒸五分鐘。
出鍋后自然帶著濃郁的香氣,是對鱔魚處理到極致的菜品。
而眼前這道網油頂骨盤龍還獨辟蹊徑的用了腌漬的柚子皮作為托底。
網油包裹著的鱔段全部鋪在盤子中間,香濃四溢,肥嫩細膩。
一口咬下,網油的油脂滲入鱔段,混合著火腿的香氣和鱔段本身的鮮美,竟然產生一種絕佳的風味。
連蘇子放都忍不住多品嘗了兩塊。
雖然并不清楚這道菜是誰做的,只不過這個味道遠比雞髓筍更值得選擇。
看向其他人,毫無疑問地指向這道菜。
蘇子放心中也明白過來,直接開口“留……”
“這盤”還沒說完,蘇子放突然閃過一個突兀的想法,中斷了聲音,重新看向沈向華四人。
“這兩道都留下吧。”
“我覺得都比之前的平均水平要好,而且也不是重復的菜品!”
沈向華是做慣生意的,聽到這句話頓時明白蘇子放的打算,點點頭表示認同。
從運籌學角度考慮,要學會尋找最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