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夏,這陣子媽媽一直在新的公寓里打掃和裝飾,希望可以把這里打扮的舒適又有風格。
說起裝扮公寓,其中一個原因當然是為了媽媽自己住的舒服開心,但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向媽媽心里的爸爸證明,我的品味和設計,一點不比他差。
從近期和遠期的時間上看,爸爸都不會有機會來到這間公寓,參與評判我們在這一點上的輸贏,而媽媽也十分不想和他再有交集。但這四年的婚姻時間,最終幻化出一個影子,他可以和媽媽繼續對話,甚至于繼續一起生活,所以也自然的,可以繼續斗爭下去。爸爸的形象也早就和他本身無關,媽媽覺得這個幻影是擁有著媽媽的更多特質,同時又有爸爸的樣子的一種結合,他或者她,以某種形式陪伴著現實中的媽媽,一點點的,咬著牙的,仿佛拖著將死身體似的,地上拉出長長血印似的,陪伴著媽媽走這段含有過去回憶或者幻想的最后之路。終有一天,幻影將會徹底死去,徹底化為烏有,至少媽媽希望是這樣的。
現在公寓的設計和小夏你熟悉的家區別很大。媽媽總想把自己背道而馳的叛逆精神在這所公寓里體現出來,于是把這間公寓像試驗田一樣百般折騰。錢財是花費出去一些的。因為是試驗,所以很多地方天馬行空的設計,時不時會撲空,成為廢物,最終不得不放棄。投入的想法,錢和精力也都付諸東流了。例如客廳的落地燈便是這種情況。
其實很多落地燈的設計是十分簡單的。媽媽在商品之海中游走越久,就越有信心,自己可以通過購買簡單的燈帶和燈管做出簡約又有未來感的客廳燈。
媽媽買了燈帶,買了燈罩,作為點睛之筆,媽媽甚至還買了遙控器,想讓便宜的燈帶,也自動化起來。
東西到手的時候,看起來十分簡陋粗糙,不過那時候媽媽還沒有完全放棄。默默的經歷了自己組裝桌椅,自己安裝柜子,床和一切的可能之物之后,媽媽對于家具的精致程度已經有了很多概念。細節和設計的集大成,有時候抓住一處便能成功,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聯想到管理學的話,就是完成好過完美。
本來媽媽可能會想也不想的就把燈帶以斜著的角度裝釘在墻上,而且一直到那時候,媽媽依然抱著試一試但是信心滿滿的實驗精神在前進。可就在最后一刻,姥爺又拿出他嗤之以鼻的態度,對媽媽新派的做法表示鄙視和不屑。這就像暴雨一場,把媽媽的設計之火瞬間就澆滅了。
之后媽媽還陷入了短暫的自我懷疑之中,認為所有的創新都不過是垃圾而已。這個階段好在也如同疾風驟雨一般,轉瞬即逝。現在燈帶,燈箱,遙控器和一大堆零部件,都被媽媽收拾到陽臺上,送別它們的還有媽媽的一場無聲哭泣。盡管不服氣,可對姥姥姥爺的服從和討好,就像金箍一樣籠罩在媽媽人生的每時每刻,籠罩在媽媽的每一個動作和每一個想法里,束縛的媽媽動彈不得。
這些日子,姥姥姥爺不在身邊,媽媽聽到燈箱在風中抖動的聲音,仿佛被召喚一樣,那種創作的欲望又重新點燃起來。也許過幾天,媽媽就會偷偷的,把被鄙視的燈箱裝在墻上,成為自我救贖和個性涅槃的豐碑,立在客廳醒目的位置,就像勝利的旗幟。
雖然還有一大堆類似的,不被喜歡和支持的設計想法,媽媽還是做出不少先斬后奏,但是后來收貨好評的小隅。說到設計的頗有趣味的地方,就不得不提媽媽的梳妝小桌。
對著飄窗,媽媽定制了一款十分簡單的吧臺桌,配了孤獨高傲的獨一把椅子。整個組裝和固定都是媽媽自己做的。說起來,徒手把釘子擰進木板要比想象起來簡單很多。但是按照說明,把所有椅子的螺絲釘都在同一時刻擰緊進去,以此保持四條椅子腿的平衡,頗為困難,無法實現。最后椅子有點不穩,媽媽用了粘墊才把它們調整平衡。
吧臺本身是非常簡易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