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嶺南鎮的公路上,林非凡騎著自行車,挺直身子,悠閑地踩著腳踏板,不緊不慢。
劉慧慧側身坐在后座上,一只手挽著他的腰,頭靠在他的背上。
她自小就是以這種姿勢坐在他后面,他讀小學四年級時就學會了騎自行車,從此,經常帶著她滿世界飛。
那時他要求她跨坐在后座上,說那樣安全些。
她說女孩子不能跨坐著,那樣不好看,她說最喜歡這樣側身坐在他后面。
所以每次帶著她,他不敢騎太快,他怕她會摔下來。
所以,她扶著他的腰,靠著他的背,他覺得是必須的,因為這樣更安全。
天氣炎熱,他的衣服有點汗濕了。
夏風吹鼓起了他的襯衫,也撩起了她的秀發,他的衣服摩擦著她的鼻子,她深吸一口氣,緊抿嘴唇,臉蛋兒愈發紅潤,靠得更緊了……
多么熟悉的背影,多么醉人的味道,多想與他相守一生!
她掏出手帕,幫他輕輕地拭去后腦勺下的汗水。
她甜甜地笑了,今天是去看屋基,那里會搭建一個屬于他們的窩。
她提前去看了那里,她喜歡那里,她有信心讓他也喜歡那里。
……
兩人來到了嶺南鎮移民街,街道寬有25米,足足是嶺南鎮老街寬度的七八倍。
大路上鋪的是青石塊,又沒有撒上小石子,所以路面凹凸不平,騎自行車都很費勁,林非凡只好下了車,趕著車走著。
二人邊走邊聊,劉慧慧提前了解了一些情況,她這幾天一直在打聽移民街的相關消息,她把打聽來的消息一一說給林非凡聽。
移民街位于嶺南鎮最北側,建設于1992年,那年臨江縣接到安置一批三峽移民的任務,而嶺南鎮正在規劃一條新街,于是安排到臨江縣的249戶三峽移民全部安置在嶺南鎮這條新街上,這條街就變成了移民街。
移民街到現在還沒有修鋪路面,連下水道都沒有修,家家戶戶靠挖化糞池來排污水,街上的居民怨聲載道,年年到相關部門去吵鬧,但沒有絲毫作用。
聽說現在好多人家的化糞池都滿了,水無法排走,家里都不能上廁所了。
移民街安置完三峽移民后,還剩下很多屋基,嶺南鎮政府打算靠賣剩下的屋基來修路和做下水道,哪知這么多年過去了,只賣了幾間屋基,根本湊不齊修路和做下水道的錢。
嶺南鎮老百姓比較窮,這幾年在鄉下做新房子的人家都很少。
而來街上做房子,屋基還要花錢,再加上這條街住的都是外地人,所以移民街對本地老百姓沒有吸引力。
林非凡和劉慧慧來到移民街中間位置,發現左右兩邊都是一大片空地。
劉慧慧指著北邊的空地說“這塊地是預留給我們學校的,上面計劃把嶺南鎮中心小學搬遷過來,但政府沒有錢投入,所以喊了這么多年的空口號,一直不見行動。”
“那這邊呢?”林非凡指著南邊一塊空地說。
劉慧慧說“南邊的全是屋基,移民街兩頭地基都是免費給了三峽移民,中間的好地段留著賣,哪知本地的老百姓都看不上,他們也不相信學校能搬過來。”
林非凡停好自行車,望著一大片空地說“路沒修,學校沒移過來,嶺南鎮所有的商業都在老街和百貨大樓那兩塊,這里純粹就是住家,屋基還要花錢買,所以鄉下的人情愿在鄉下做房子,不愿掏錢買屋基。”
劉慧慧道“畢竟位置是座落在街上啊,中心小學將來可能會搬過來,路總有一天會修好的,鎮政府在考慮明年就做下水道,因為街上的居民們鬧得太兇了。非凡哥,我認為可以買!”
“你這些消息是從哪兒打聽來的?”林非凡驚訝問道,他很奇怪劉慧慧怎么知道這么多的相關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