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謙收到樓澤電話通知的時候,也是一臉懵,三軍儀仗隊?
他忽然想起前世看過的一次紀錄片,幾乎是相同的場景,在俄國的一次大閱兵里,我國的三軍儀仗隊,扛著紅旗,邁過紅場的凹凸不平的磚地,高唱著《喀秋莎》,在全世界各國人士關注的目光中,昂首挺胸的前進著。
在他們的身后,是已經分裂的塞爾維亞軍人。
社會主義灑向了世界的各個角落,卻似乎只能在一個地方開花結果。
鄭謙感慨頗多,放下電話后,忽然想起了曾經安排人制作的動畫《那年那兔那些事》,于是便專程去了公司一趟,找到了相關負責人,后者直接帶著鄭謙穿過長長的走廊,來到了最角落處的一間辦公室。
辦公室里,一片昏暗,窗戶緊閉,幾名畫手在臺燈下,一邊抽煙,一邊用電腦繪圖,另一邊,還有人在一幀一幀的把圖像進行合成。
負責人石潤森一邊打開燈,一邊說道:“第一季的動畫《那年那兔那些事》已經差不多制作完成了,配音、鏡頭和配樂等,都是按照最高標準來執行的,前段時間,我們想要嘗試跟地方臺合作播出,但因為題材有些敏感,而且還是動畫形式,孩子看不懂,大人不想看,所以……”
所以就沒辦法播出了。
鄭謙點頭,表示理解,而后便在辦公室里幾名畫手前打量了一番。
畫手們看到鄭謙,一個個也都忙不迭的站起身來。
可能是不擅交際,所以沒有人開口說話,只是看著鄭謙。
鄭謙以為他們不認識自己,便說道:“我是鄭謙。”
畫手們連忙道:“謙哥好,我們知道您!”
鄭謙含笑道:“你們這工作環境有些壓抑啊,大白天的連窗簾都不拉開,煙味也重,要不要給你們換一個地方?”
“不用不用,我們剛剛熟悉這里,很喜歡這樣的工作環境。”
一名畫手連忙說:“黑暗能讓我們的思維更加散發,我們這種畫手,都喜歡在寂靜的深夜創作,白天反而畫不出來了,所以就模擬了一下夜晚的環境,煙味的話,也沒辦法,大家都是老煙槍,改不了,不過公司有新風系統,只要我們不抽煙,一會兒就能把空氣凈化了。”
鄭謙笑著點頭,問道:“現在畫到哪里了?”
“畫到1971年了。”
負責人石潤森回答道。
因為《那年那兔那些事》是按照嚴格的時間線推進情節,比如第一季第一集,講述的就是從三皇五帝到建國前,時間跨度大約是4500年左右。
第一季第二集的時間線,大概是朝鮮獨立到抗美援朝,大概五年時間,然后以此類推。
畫到1971年,大概是我國第一次成功發射第一顆科學實驗人造地球衛星的時候。
雖然才動畫才做到了第一季,但后面的故事,顯然已經都被畫出來了。
鄭謙走上前,拿起桌面上的一些已經畫好并打印完畢的畫質,緩慢的看著。
同時,對應著腦海中曾經看過的已知情節,讓鄭謙瞬時有些恍惚。
站在歷史的長河中,回顧過去,總能看到一些對與錯。
鄭謙無意批判或贊揚前蘇聯,但前蘇聯對我們的幫助和啟蒙,卻是實實在在的,或許其他國家已經忘記,背叛了曾經的理想,但我們卻不能這樣做。
看著手中毛熊與兔子相愛又相殺的一幅幅畫面,慢慢的,鄭謙嘴角露出了笑容。
“我那個大兄弟啊,可厲害了,意識獨特,走位風騷,對Gank時機,把握也很好,下次有機會,我和他帶你們上分。”
“咦,這臺生產機器,我記得只生產過兩臺啊,還有一臺,原來是送到你們這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