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
讓人把水全部裝起來,因為沒有大的鍋,所以只有用行軍的陶罐,陶碗,慢慢裝,隨后一個剛做出來的木桶,被架起來,在地上挖的土灶上,開始生火。
道理是非常簡單的,就是先容化礦石里面的鹽,隨后在木桶上蒙上兩件衣服,鹽水倒上去過濾,這樣就把雜質(zhì)排除了,隨后開始煮水,讓水分盡力蒸發(fā),在這個過程中,還不停的向里面加入攪拌好的鹽水。
因為是木桶,所以是隔著石塊加熱,所以下面火很大,而且木桶大半都是包裹在地里面,開始溫度很慢,等到泥土干了,開始傳熱,其實并不慢的。
一個時辰,兩個時辰,木桶里面的水終于只剩下一點點,異常濃稠,桶里面已經(jīng)有許多白色的顆粒,附在桶壁和底部。
又過了一會,水份在眾人眼中慢慢消失,一層白色出現(xiàn)在眼底,猶如積雪一般,王叔不顧溫度,伸手捻了一點,丟進口中。
“鹽!鹽!是上好的精鹽!”在圍觀者期待的眼神中,嘴唇哆嗦幾下,王叔激動的高喊。
“吼!”人群爆發(fā)出激動的吼聲,這個時代,鹽和錢都屬于硬貨,能夠制鹽,就和制錢一樣,當然讓人興奮,尤其還是親手制作。
鄒羽同樣充滿成就感,看著他們把木桶抬起,小心翼翼的把鹽刮下來,堆在一張羊皮上。忙活兩三個時辰,只有大約一斤鹽,這或許看來很少,但是并不影響所有人心情,這在他們看來,完全是值得的。
雪白的鹽,在陽光下,有些耀眼,不少人都忍不住沾了一點嘗試,確認沒有看錯,再次看向鄒羽的眼光,已經(jīng)變得不一樣了,夾雜著佩服,敬重。以前或許只是覺得他聰明,辦法多,所以信任他,現(xiàn)在完全就是有種驚為天人的感覺,那種比自己高一等,不是同一階段的人,這種心態(tài)逐漸出現(xiàn)在他人心中。
這并非是疏遠鄒羽,而是更尊敬他,是那種尊敬知識,尊敬有能力的人,就像一個小學生,面對教授一樣,打心底佩服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