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城里有騎兵兩百,步卒一千,本來能夠在征召兩千,只是沒有必要,一來目前用不上,二來城里供養困難,最主要的是從中原來的戰士,還能戰斗的只有幾十個人,這讓我放心不下,有了你們,這就好多了。”站在城頭,鄒羽對白素花兩女介紹道。
一大早白素花兩人就召集了手下,把事情原委解釋一遍,隨后又說了扶余城的待遇,讓三十個手下帶著準備好的物資啟程回去,愿意來的就一起過來,不愿意的也給足遣散費用。至于安全到也不用操心,新羅最近這些年被百濟,高句麗打壓,對于中原商人,還是很友好的,雖然路途遠了一點。
留下有七十多人,都是山寨的漢子,全部被分配到軍營之中,等熟悉之后,能夠幫助更好的掌控軍隊,這一點是鄒羽最高興的,畢竟才大半年時間,對于高句麗人還沒有那么放心。
有了兩女加入,鄒羽是真的輕松不少,白素花心思縝密,細膩,處理城中的事情很快就上手了,至于黑素梅,性格有些大大咧咧,所以鄒羽安排她帶人維護治安,至于鄒羽,這下抽出了時間,當然繼續他的挖人大業,變著花樣的勾引著奚人,契丹人。
奚人和契丹人意動的不少,真的下定決心的卻沒有幾個,不過有個意外收獲就是霫人,居然有好幾個部落,加起來三千人,一起加入了扶余城。
因為霫人的加入,還有一個意外的收獲,就是多了一座銅礦,讓人啼笑皆非的是霫人不會以銅器制作武器,因為銅太軟了,他們全都拿來制作了裝飾品,尤其是婦女身上多多少少掛著鈴鐺。
霫人生產力低下,都是采集露天礦,但是落在鄒羽眼中就不一樣了,在沒有發現鐵礦的時候,銅制作武器,也是挺不錯的,當然,這有些浪費,還挺麻煩的,不過可以制錢。
隋朝重新規定必須使用五銖錢,嚴禁私自制作,不過對于知道即將大亂的鄒羽來說,這根本就不去管那么多,等三征高句麗之后,就能大量使用,至于現在,可以制作成器皿,去百濟,新羅交易,也不錯,這說來還是白素花她們帶來的思路。
高句麗對于中原這邊戒備森嚴,但是新羅那邊可未必,鄒羽了解到中原風格的器皿,絲綢,可是那邊的暢銷品。
七月初,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幾十萬匹泥磚,開始燒制,因為推測今年沒有大戰,所以首要任務是修建新房,建設火炕,讓百姓更好的度過冬季。
一窯空心磚瓦,只需要十天就能出窯,加上裝填冷卻,也不過半個月左右,以黃泥作為粘合劑,修建磚房,那是相當的迅速,原本城里的房屋都被推倒重建,沒了富商,官員,一點阻力都沒有。
從新規劃的房屋整齊,整潔,大氣美觀,還有統一的污水管道,同時綠化也不錯,移栽了大量樹木,路邊還有路人休息的石頭凳子,小公園還能讓人無聊之余,一起坐下來閑聊,讓兒童瘋跑玩耍。
大街寬敞,道路兩旁是預留的商鋪,這個鄒羽打算日后低價租出去,畢竟現在扶余城并沒有有錢人。
通過交易,扶余城的牛羊還是挺充足的,到了八月,已經組建了五百騎兵。
八月中旬,鄒羽特意邀請了幾十個奚人和契丹人部落的頭領,前來參觀豐收。
今年風調雨順,各種糧食長勢都很不錯,加上多了不少牲口,原本游牧民族牲口的糞便,都是作為燃料儲存,現在定居下來,有了材火,當然就要用來肥田。
定居的牧人,都修建有蓄糞池,因為農牧結合的原因,他們很少有田,都是土地,所以在種植小麥之后,又種植了大麥和豆子。大麥有個優點,等有五十公分高的時候,就能割掉大部分,只要水分充足,補充施肥,又能繼續生長,最關鍵的是牲口非常愛吃。
農牧結合并不是讓牲口隨意啃食,每隔幾天,就會驅趕到另外一塊地里,如此循環,就不會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