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是自己的武器,淬火就讓大匠們負責,淬火過后,還要自然冷卻,因此鄒羽就離開了。
成品的武器,第五天才送到鄒羽手中,宇文儒童是花了大力氣的,他用了一公一母,兩只猛虎,全身的血液淬火。
“一公一母,陰陽平衡,猛虎的精血,能增添武器的殺氣,讓敵人聞風喪膽!”宇文儒童略帶自得的介紹道。
鄒羽知道用血液淬火,是增加了武器中的碳含量,因此硬度更高,不過知道宇文儒童也是一番好意,因此微笑著感謝了他的努力。
“當!”的一聲,鄒羽收回手中鋼刀,看看鋼刀上的缺口,在看看棍子上正在變淡消失的一道痕跡,滿意的點點頭。
這支棍子,雖然加了銅,但是硬度完全不比一般的純鋼材低,而且因為血液沁透,棍子上面的龍形紋路,活靈活現,還透漏著一種彪悍的氣勢。
一塊同樣材質的鋼銅做成的空心管,位于接頭處,與棍子融為一體,經過巧匠之手,只需要一扭,就能牢固的變成一支一丈長的長棍。
“男人嘛!就得又長又硬!”鄒羽滿意至極的放下棍子。
同樣背負著盤龍棍的席君買,接過雙棍,站到一邊。
“二位一同而來,莫非又帶來好消息!”
“王爺英明!”宇文溫微笑著拱手道。
“我喜歡好消息!”鄒羽開心的說道。這段時間的好消息不少,這值得讓人興奮。
“這次的好消息是什么?”鄒羽期待的問道。
“是造紙坊!王爺以鹽堿讓紙張更加白凈,蒸煮又讓制作更加容易,只不過最后的成型,必須要匠人很小心的把紙漿從池子拉出,即便這樣任然有厚薄不均。”宇文溫說道。
“不錯。”
“這主要是要求匠人手穩? 速度均勻? 因此一般的匠人做不到,這就限制了紙張的制作。”
“確實如此。”
“因此下官以水車帶動竹板? 這樣速度就非常的穩定。”宇文溫解釋道。
“不但如此? 人工做的時候,因為手臂寬度的原因? 紙張不可能太大,而用水車來做? 可以做得非常寬? 用來做畫,就不用拼湊了。”宇文溫繼續說道。
“挺不錯!”鄒羽贊揚道。
大量使用器械,解放出更多勞力,這是工業化的標志之一? 即便這只是單純的水力? 也足夠鄒羽滿意的了。這至少表示他已經走在了時代的前列,正在逐漸的改變世界。
這些都是有利于百姓,有利于軍事的東西,即便他爭奪天下失敗,后來者也不會視而不見? 棄之不用。
水車的大量運用,如果能夠推廣天下? 百姓對于旱災的抵抗能力,就高了許多;精耕細作? 糧食產量大增,百姓少挨餓? 即使被剝削? 也還有蔬菜水果? 日子怎么也要好過不少。
這一切只要推廣開了,中原百姓時代受益,想來任何人入主中原,都很容易對付異族胡人了。
“啟稟王爺,棉花脫籽機已經做出來了,只是紡紗織布沒有合適的人手。”宇文溫繼續說道。
“沒有就招,那么多婦女,應該有愿意做工的吧?”鄒羽愣了一下問道。
“下官不是這個意思,下官之意是沒有技藝好的巧婦。”宇文溫擺擺手說道。
“怎么可能?晉陽會沒有懂織布的巧婦!”鄒羽啞然失笑道。
中原最出名的就是絲綢,如此大一個產業,宇文溫居然說找不到巧婦,難怪他要失笑。
“王爺,桑蠶主要是蜀中和南方出產,北方只有麻布。”宇文儒童提醒道。
“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