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怎么辦?范陽,太原,滎陽,博陵,渤海,如今土地都交出去了大部分。如今隴西,關中也到了他們決定的時候。
無論他們是否愿意,也不得不面對現實,只是如今最重要還是在減少損失的情況下,獲得最大的利益。
李淵去蜀中,在他們心中的地位一下子就變低了,雖然說劉邦也是從蜀中起家,而奪取的天下,但是如今情況明顯不一樣,鄒羽不是項羽,比起項羽也更加強大,至少沒有如同項羽一樣封了那么多王爺,而且兵權,土地牢牢掌控著。
事情發展太快,不過半年,原本還非常強大的齊國,一下子就變得弱小了,這讓許多人措手不及。就拿五姓七望來說,盧氏,鄭氏,王氏,還好,投資比較大,已經得到回報;崔氏,就有些悲劇,博陵土地交出去,那也是迫不得已,只是象征性得到部分補償,一些原本博陵的商業街,作坊。
這些東西,如果不交給博陵崔家,其余人去做,肯定非常困難,因此鄒羽都是交給本地,在朝廷做官的手下派人經營,這不但是獎勵,也是變相的讓他們體驗衣錦回鄉。
最關鍵還是鄒羽的賞賜,都是朝廷的功臣,雖然他們也屬于世家,但是那么大的利潤,舍得交給家族嗎?還不是讓家族喝一點湯而已,最得利永遠是功臣他們自己家人。
這就有很大的沖突,在李淵這里出仕的,基本上都是主家,而鄒羽那里,大部分都是他們家族一些旁系,或者說只是出身他們世家,但是快被遺忘那種,只是比普通百姓好一些,這些人沒有從家族得到多少利益,當然也不會再去掛念家族多少好處。
主家才是擁有大量土地和權力的人,那怕是韋家,鄭家,除了嫁女,并沒有支援過其他的東西,這也是為什么鄒羽拿下滎陽,鄭氏立即響應政策,獻出土地的原因,就是為了彌補以前沒有支持,給鄒羽留下不好的印象。
如今看鄒羽勢大,他們自然心思轉變了,世家生存之道,在皇帝強勢的時候,他們就會選擇蟄伏,到是有一個前提,不能丟失根本,要不然那就不是蟄伏,那是真的衰落。
以前的根本就是人才,土地,家奴,佃戶,但是鄒羽治下不一樣,完全奪去了土地,佃戶!要知道這幾年為了支持李淵,各家可是大出血了,掏出了不少家底,現在就連土地也要失去,這就難受了。如果不能得到更多的彌補,那就意味著勢力必然衰弱。
并不是他們不想反抗,只不過面對大軍,他們就像嬌弱的姑娘,根本無力反抗。
緊急召集家族的人商議對策,商議到了蜀中是否具備發展的可能,到了那邊,又如何賺取利益。
李世民能想到的,他們也能想到,不過南召在他們心中只是屬于蠻荒,遠離了中原,似乎也只有土地,不過那必然屬于李淵,也就是說他們根本拿不到多少東西。
“吾前去蜀中,家中一切事物,由民干負責!”崔君贊嚴肅的說道。
“家主不如讓二哥做主,小弟出仕,這樣方有照應。”崔民干提議道。
博陵崔氏,如今以二房勢大,做的家主,崔君贊出仕李淵,崔民干因為年齡,本來在博陵老家讀書,只不過鄒羽占領了博陵,他毫不猶豫的響應了獻出土地的政策,這次是到長安來匯報的,沒想到戰局瞬息萬變,長安這里又出現了巨變。
“君和讀書做文還行,掌控家族,還缺少決斷,至于天師,仁師他們同樣如此,這次會一同出仕,你們正好相互扶持。”崔君肅看著幾個弟弟說道。
崔君贊有四個弟弟,分別是崔君和,崔君冾,崔天師,崔仁師,至于崔民干,雖然是堂弟,不過因為才能,家族也非常重視,這就是世家的生存之道,只要是嫡系,誰有才干誰上。
“就這么決定吧!清河崔家的崔君肅已經出仕唐國,我們已經落在盧家,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