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這二十多萬大軍,出動的戰馬,那可是三十多萬頭啊。
戰馬,對于騎兵來說,只有作戰和奔襲的時候,才會騎的,平時最多把包裹,放在馬背上,重騎兵需要兩匹戰馬,一匹是奔襲的時候騎的,一匹是進入戰場的時候騎的。
各地早已建立義倉,隴右道自然也不例外,這次糧草,就會調用義倉的糧草,然后由其它地方補進來,這也是大軍行進迅速的一個原因。加上十萬民夫,運送的物資,可以說到達高昌的物資,非常充足。
眼見大唐到來,沙赫巴勒茲立即安排人打探具體消息,作為一個優秀的統帥,他雖然自信,不過并不會自大。
只不過這一次沙赫巴勒茲感覺非常吃驚,他們的斥候,完全不是大唐的對手。
兩軍對壘,最先交手的就是斥候,這么大的戰爭,最少也得封鎖上百里地,斥候至少分布到一百五十里,以防敵方出奇兵偷襲。
斥候都是軍隊中的精銳,像夜不收,那更是精銳中的精銳,雖然如此大軍,夜不收只占據斥候中的少部分,不過這也足夠波斯聯軍受的了。
裝備上,大唐的鋼臂長弓,射程更遠,箭術也是軍中神射,相比起來,波斯聯軍就差了不少。這主要還是生活緣故,大唐的士卒,雖然也要屯田,不過在訓練上,并沒有落下,長期訓練,加上營養更好,體魄上就好了一大截。
如今大唐的士卒,沒有一個,是滿臉菜色的,個個都有一身腱子肉,特別是軍中的那些精銳,牛高馬大,一身彪悍氣息,撲面而來。
想想就知道,一個是吃糠咽菜,一個是天天雞蛋鮮奶,真正的鮮奶,士卒親手從羊身上,擠下來的。
大戰還沒有正式開始,各方斥候,就節節敗退,聯軍的斥候,每天都有三成回不去,這讓沙赫巴勒茲非常不滿。
另外攻打焉耆的突厥人,也一直沒有勝利的消息傳來,他實在不明白,五萬人攻打一個小城,居然毫無進展。
當然!沙赫巴勒茲不知道,守護焉耆城的是李世民,從西域各國撤退的那些商人,暗探,全部都是大唐士卒,準備了這么多年,裝備是非常充足的,雖然只有一萬一千多人,不過加上焉耆三千士卒,堅守下去,還是沒有問題。あ奇奇小説蛧ヤ717(ωωω).qq7(1)7<、域名、請記住
闞陵,王雄誕,杜伏威的兩個義子,也是兩員猛將,就在李世民麾下,有猛將,有良帥!還有充足的糧草物資,突厥人如何攻得下來。
為了潛伏在西域,肯定不方便使用弓箭,因此全部配備了手弩,大量的連弩,讓突厥人丟下了兩萬尸體,還一無所獲。
雖然知道大唐士卒目前沒有援兵,箭支不可能太多,但是突厥人不愿意去賭,也不想拿人命去填,因此就干脆圍城,不攻打,也不撤退。
他們想的是只要主戰場贏了,再打焉耆,那就非常輕松。為了不表現自己的無能,突厥人只給沙赫巴勒茲傳信,還在攻打之中。
等了三天,雙方都摸清楚了對方沒有在附近設下埋伏,戰爭的氣氛,陡然緊張起來。
沙赫巴勒茲也不愿意拖下去,畢竟這里距離大唐更近一些,他并不清楚,大唐還有沒有后續的部隊。
沙赫巴勒茲把聯軍分成了四份,波斯本部是一份,人數最多的突厥人為一份;龜茲,高昌,大宛,車師又是一份,剩下的小國為另外一份。
聯軍沒辦法形成一個整體,強迫著協同作戰,反而會更加混亂,或者出現出工不出力等問題,這一點沙赫巴勒茲非常清楚,因此他的想法就是各自為戰,按照不同的實力,為他們分配任務。
突厥人和他們自己,才是主要的戰力,這一點沙赫巴勒茲也看得分明,因此從一開始,西域小國,就是他心目中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