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了一天的茶花古城,上官疏影為了節省時間,第二天找了個當地的旅游社雇了個當地導游來安排他們接下來幾天的行程。
導游是一個20歲左右的女孩,叫卓瑪,是白族人,穿著他們本族的傳統服裝,很是漂亮。卓瑪性格爽朗也很健談,把茶花城的一草一木都能講出一段優美的故事。接觸一會大家就喜歡上了這個開朗活潑的女孩。
他們接下來第一站去了最著名的洱海;據卓瑪說洱海并不是海,只是一個湖泊,因為他們白族人對大海的向往才稱呼洱海。
下了面包車,卓瑪又對他們說“你們看洱海形似人耳,南北長,東西窄;所以才叫做洱海。”大家一看果然如此。
卓瑪又指著四周介紹道“洱海西面有點蒼山橫列如屏,東面有玉案山環繞襯托,空間環境極為優美,“水光萬頃開天鏡,山色四時環翠屏”,素有“銀蒼玉洱”、“高原明珠”之稱。自古及今,不知有多少高人韻士寫下了對其贊美不絕的詩文。
洱海氣候溫和濕潤,風光綺麗,景色宜人。巡游洱海,島嶼、巖穴、湖沼、沙洲,林木、村舍,各具風采,令人賞心悅目。古人將其概括為“三島、四洲、五湖、九曲。”
眾人聽著卓瑪的介紹,眼睛里看著一塵不染的天空和洱海交相輝映,湖面上不是有游船掠過,平靜如寶石一樣的湖面蕩起一陣陣漣漪。不禁陶醉了。
這時上官悠然和楊雪楊權幾個很羨慕那些泛舟湖上的游人,也嚷嚷著要去坐船游洱海。
卓瑪去排隊買了票,一行人排隊上了游船。
今天的天氣很好,一絲風都沒有。泛舟洱海上,那干凈透明的海面宛如蔚藍的天空,給人以寧靜而悠遠的感受,讓人領略那“船在碧波漂,人在畫中游”的詩畫一般的意境。
湖內有“三島”、“四洲”、“五湖”、“九曲”之勝。三島金梭島、赤文島、天兒島四洲青莎鼻、大貫礎、鴛鴦、馬簾五湖是南塘湖、北塘湖、聯株湖、龍湖、波洲湖九曲是蓮花曲、大激曲、皤肌曲、鳳翼曲、蘿肘曲、牛角曲、波垠曲、高巖曲。洱海還有許多美麗的海灣,其中較大的有海東灣、挖色灣、康榔灣、雙榔灣。尤以海中“三島,使洱海變得更加綺麗。
一行人泛舟看了三島”、“四洲”、“五湖”、“九曲”然后意欲未盡地下了游船。接下來卓瑪又帶他們在洱海最南端的團山洱海公園,據卓瑪說那是觀賞蒼山洱海景色的好處所。
這個公園,其東北部是一片種植著雪蓮,杜鵑,茶花,報春花,等名貴花木的花苑苗圃。茶花古城的各種佳木奇卉,也集中在這兒,如觀音塘的觀音柳,雞足山的雞山竹,感通寺的感通茶等。
北面沙底淺海,圍作海濱浴場,一行人又在那購買了泳衣準備去玩一下。可是在給他們買泳衣的時候,上官增福和上官奶奶,李金鳳以及楊貴祥,他們四個老人,說什么也不穿泳衣,上官奶奶說“穿成那樣,多難看。”李金鳳也說“那還咋見人。”
上官增福和楊貴祥覺得在兒媳婦和姑娘面前,只穿著泳褲,太羞恥了,沒臉見人了。最后上官疏影無奈只好給他們留下水果和水讓他們在浴場邊上有寬原草坪供游人憩息的地方休息。上官疏影一行人才奔向浴場去玩水。
因為惦記四個老人家,他們玩了1個鐘頭就出來了,和四個老人會和,卓瑪又帶著他們走向草坪之后。
只見草坪之后斜依陡坡,用花崗石砌起200多級登山石級,石級之上,有飛檐出角的望海樓,望海樓又貫串著一列畫棟長廊,在林木蔥蔥的團山頂部,構成一組古色古香的民族形式建筑。
在望海樓上,漫步長廊,極目眺望,整個蒼山洱海的壯麗風光便直奔眼底。
接下來幾天卓瑪又帶他們看了古城最著名的‘風花雪月’
風;下關風;下關一年四季都有大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