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風力達八級以上。關于下關的風,卓瑪講了一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在蒼山斜陽峰上住著一只白狐貍,她愛上了下關一位白族書生,于是化作人形和書生交往,他們相愛的事被洱海羅荃寺的法師羅荃發現了,他不容他們在一起,便施法將書生打入洱海。
狐女為救書生,去南海求救于觀音,觀音給她六瓶風,讓她用瓶中的風將洱海水吹干以救出書生。當狐女帶著六瓶風回到下關天生橋時,遭到了羅荃法師的暗算,跌倒在地,打碎了五瓶風,于是大風全聚集在天生橋上,故下關風特別大。
花;上關花,上關位于古城蒼山云弄峰之麓,是自唐代以來形成的拱衛古城的要塞。
卓瑪介紹道;在關外花樹村有棵名“十里香”的花樹,傳說為仙人呂洞賓所種,花大如蓮,每年開12瓣,閏年開13瓣,花色黃白相間,美麗誘人。花后之果殼黑硬,可做朝珠,因而又叫朝珠花。
到清代晚期,由于游觀的人太多,特別是官府的達官貴人到此賞花,都要當地白族群眾招待,人民忍受不了這種白吃負擔,于是把上關花砍了。據考證,上關花就是木蓮花,此花在大理境內到處都可以見到。
雪;蒼山雪,蒼山上的積雪為何千年不化。卓瑪又講了,在大理民間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在古代,有一批瘟神在大理壩子中橫行霸道,使人民“十人得病九人亡”。有白族兩兄妹為拯救受苦人民,在觀音的指引下學法歸來,將瘟神都攆到了蒼山頂上,讓大雪凍死。
為了讓瘟神永不復生,妹妹還變作雪神,永遠鎮住蒼山上的瘟神,于是蒼山雪人峰就有了千年不化的白雪。而實際上是因為蒼山海拔太高,山頂氣溫低的緣故。
月;洱海月,每到農歷八月十五日的中秋節晚上,居住在大理洱海邊的白族人家都要將木船劃到洱海中,欣賞倒映在海中的金月亮,天光、云彩、月亮和海水相應在一起,形成一幅優美的圖畫。
關于洱海月,流傳最廣的是天宮公主下凡的故事。傳說天宮中有一位公主羨慕人間的美滿幸福生活,下凡到洱海邊上的一個漁村,與一漁民成婚。
公主為了幫漁民們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就把自己的寶鏡沉入海底,把魚群照得一清二楚,好讓漁民們能打到更多的魚。從此,寶鏡就在海地變成了金月亮,放著光芒,照著世世代代的捕魚人,于是成了“洱海月”,供人觀賞。
由于上官家來的時間不對,就沒有欣賞到那美麗的洱海月。
這幾天一行人都玩的很開心,只是在他們游玩途中遇到過一個全身黑衣,散發著陰寒之氣的老人,上官疏影見人家只是看了看他們就和他們擦肩而過,就不再注意,沒想到這一疏忽差點給他們造成嚴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