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旁,涼亭下,早有一人盤坐烹茶,等候多時。
見著崔成器帶著人過來,連忙是滿臉堆笑的站起身,望了過來。
“早就聽說狄三郎生的是玉面俊秀,今日遠遠一看……”那人打了個晃,才又笑的更盛說“今日瞧著,竟然比聽到的更顯神采英俊!”
“這位便是洛陽縣令賈正經(jīng)……”崔成器停在一旁,小聲的提醒了一句。
賈?
假正經(jīng)?
假的縣令?
狄光昭心中好笑,臉上露出明悟,忙上前進到亭中行禮“晚輩晚生狄光昭,見過明府!”
賈正經(jīng)則是趕緊側身,避過狄光昭一禮,算是受了半個禮,而后就上前托起狄光昭,笑稱“都是虛的,虛的!賈某可不敢受了三郎這個禮!”
說著話,賈正經(jīng)似乎是察覺到狄光昭的尷尬,連忙又拉著狄光昭按在茶幾前。
“要不是三郎,某這個什么明府、縣令的,怕是就要走到頭咯。某還未曾感謝三郎呢,怎敢受了三郎的禮……”說著話,賈正經(jīng)也是坐回原位,手上動作不歇,將早先就烹好的茶,倒了一杯送到狄光昭面前。
蔥姜蒜的味道,混雜在另外幾樣分不清的味道里,直撲進狄光昭的鼻腔中。
狄光昭略感不適,也只能面色不顯強忍著,繼而開口“明府客氣,明府與家父同朝為官,便是光昭的前輩。方才來時,光昭還心生憂慮,只怕會叨擾了明府公務。只不過今日唐突造次,卻也是為了略表晚輩些許微末心意,另有小事還要請教明府?!?
狄光昭說是他賈正經(jīng)與老狄同朝為官,就算現(xiàn)在老狄也只是個小小縣令,更是遠在江南。但他賈正經(jīng)可不敢當真了,那位就算遠在江南,朝中那可還有一大幫的好友知己,更何況當初可還是做到了六部尚書的位置呀。
賈正經(jīng)心中想著,臉上笑的更盛,舉手連連搖擺,推辭道“三郎何需這么多禮,我洛陽縣上頭還有府尊,再上亦有都畿道和朝廷看著,平日也就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倒是三郎這次可是幫了某一個大忙了,某還在想著,該怎樣感激三郎你呢。沒成想,倒是三郎你先來了!”
“這是光昭該做的!”狄光昭平靜的說了一句,然后回首望向亭外。
外邊,候著的崔成器向一旁招招手。
狄武從院門外走進來,后面跟著兩個抬箱子的不良人。
箱子很快就被送進亭中,眾人安靜的退了出來。
看著放在眼前的箱子,賈正經(jīng)眉頭一挑,緩聲詢問道“三郎,這是……這是要作甚?”
狄光昭輕笑一聲,緩緩開口“明府,何不打開親眼瞧瞧?!?
賈正經(jīng)看了一眼狄光昭,然后又看看眼前那口箱子,喉嚨不由的聳動了一下。
搓搓手,賈正經(jīng)期待的站起身來,走到箱子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