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面在午前便告結束,眾人商定暫時蟄伏一段時間,盡量減少過密的接觸,以免在這種浪尖風口節外生枝。
這之后一段時間,方子安終于再一次開始了閉門讀書的生活。不過方子安這么做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秋闈確實臨近了,他必須要努力確保過關。在這個人分三六九等的年代,方子安越來越真實的意識到權力金錢地位的重要性。未必需要以此來打壓別人,但卻是保證自己不被碾壓的必要條件。沒有入仕,則一切都是虛幻和泡影,什么報仇,什么保護自己和身邊朋友都是瞎扯淡。
當然,形勢不明,也是方子安決定安靜一段時間的原因之一。畢竟那次盯梢事件已經表明,自己其實已經進入了秦檜需要留意的名單之中。自己豈能拿這件事毫不作數。減少和秦惜卿等人的接觸也避免了可能的意外。倘若真被秦檜得知自己和普安郡王他們攪合到了一起,必然會惹來巨大的麻煩。正如史浩所警告的,秦檜只要想讓自己死,必然會有千萬種手段和理由。以自己目前的地位,會像一只螻蟻一般被他輕松碾殺。
好在之后這一段時間里日子過得還算平靜。在那次盯梢事件發生之后,方子安和張若梅便再沒有發現宅子周圍和巷子左近有人盯梢。張若梅為了能夠確認這一點,更是連續幾天喬裝蹲守,利用方子安教給她的發現可疑人物的要點去搜尋可能存在的眼睛,但都一無所獲。方子安判斷,對方顯然是覺得自己沒有什么盯梢的價值了,所以對自己失去了興趣。
方子安當然很高興能有這樣的結果,但張若梅似乎有些悵然若失的感覺。自從跟方子安學會了簡單的易容手段和分析查找盯梢客的基本要點之后,張若梅便盼望著能有所收獲。可惜一直無用武之地。
時間過得飛快,忽忽已到七月下旬。七月流火,酷暑的威力也似乎一天天的消退,天空也一天天的變得高遠和肅穆,這一切都預示著秋天其實已經來了。
朝廷里,刺殺秦檜的大案終于在七月中旬之后得以塵埃落定。周鈞正最終的定性是預謀刺殺宰相,畏罪自殺。其余數名官員經過了長時間的一輪輪的審訊之后也盡皆定罪。秦檜顯然不滿足于此,審訊之中命人極盡恐嚇誘導,讓這些人能攀誣出其他官員來。有兩名官員熬不住酷刑和誘惑,開始胡亂攀誣他人。他們按照秦黨的授意一連咬出了數名朝中重臣,其中包括參知政事李光和他的兒子承務郎李孟堅,起居郎葉三省,黃巖縣令楊煒等官員。誣稱他們都參與了密謀刺殺之事。然而明眼人都知道,這些官員無非都是曾經反對和議以及不肯攀附秦檜的官員。他們壓根同這件案子八竿子都打不著。
趙構的態度自然是以安撫秦檜為主,便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是,直到秦檜讓參與謀劃刺殺的殿前司的那名副將在殿前司之中胡亂攀咬時,終于惹惱了殿前司指揮使樞密副使楊存中。本來在此案一開始,楊存中便因為之前選拔岳家軍將士入禁軍之事被秦檜在趙構面前嘀咕了一番,心里就窩著火,現在秦檜有肆意在殿前司中攀誣將官,這讓楊存中忍無可忍。兩人在朝會之上當場起了沖突,楊存中對秦檜指著鼻子大罵,當場卸冠要告老辭職。到了這個時候,趙構終于明白不能再讓秦檜牽扯太大了。楊存中是他最為信任的人,也是對自己最為忠誠之人,自己靠著他抓牢軍權,可不能讓楊存中辭官。
在一次召見秦檜私下里談話之后,秦檜終于告訴他手下的徒子徒孫們到此為止。因為皇上直言不諱的警告他,此事不宜再牽扯太廣,要自己適可而止。對于趙構,秦檜可不敢造次,那是他一切權力的來源,自己可以亂折騰,但絕不能違逆趙構的心意,不能讓皇上不開心,否則自己便要完蛋。
正因如此,此案于七月十八朝廷公告審決。兵部主事趙愷、侍御史張孟普、棲霞書院山長周鈞正、殿前司副將李俊等幾名主謀被判密謀刺殺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