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神奇的金甲蟲、長島的雪@百度、0不在此山中0、zp曖昧幸福、皮卡丘1669、100個可能、向前跑57922884等兄弟的打賞和票。各位有能力的訂閱一下,收藏一下舉手之勞。)
蘇公堤是當年蘇軾任杭州知府時修建的橫貫西湖南北的堤壩,故而因此得名。當年東坡先生這么做的目的倒也并非只是為了讓后人有這么一處享譽天下的‘蘇堤春曉’的盛景的目的,一開始的目的其實是為了疏浚西湖,清淤除雜。
當年蘇軾在杭州為官時,西湖的模樣還遠非今日這般精致美麗。靠近城池的東側倒是有大片水面,景色倒也不錯。但是湖西一帶的水面上全是密集的雜草和水木,多年來從西湖西邊和北邊的山坡上沖積下來的泥沙淤積于此,湖水既淺又臟,雜草叢生。一到春夏之時,這里毒蟲蚊蠅橫飛,丟棄的動物尸體飄浮,惡臭難聞,根本不能逗留于此。
于是乎,本著為百姓造福,擴大西湖儲水能力,將西湖改造為對杭州百姓有利的水面的目的,蘇軾發起來這次清淤行動。前前后后有二十萬人投入到這件大事之中,耗費之大,難以想象。人們鏟除雜草樹木,清理挖掘大量的腐臭淤泥,拓深湖面,改造周圍的雜亂情形。期間,清理出來的超大量的淤泥和雜草往何處傾倒成了一個極耗費巨大財力人力又傷腦筋的問題。
最后,蘇軾決定就地造壩,以這些淤泥雜草鑄造出一條貫穿西湖南北的堤壩,這樣既解決的挖出來的淤泥和雜草何處堆放的問題,又能形成一道連接西湖南北的通道,極大方便西湖南北的通行。當然,在筑堤過程中,蘇軾腦子里靈光頻閃,不斷的想到好主意。于是蘇堤之上便有了六座拱橋,自南向北分別是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都是蘇軾親自命名的拱橋。同時,又在堤壩上修建坡道,小型碼頭,步道車道。種植大量的垂柳、碧桃、海棠、芙蓉、紫藤等數十種極具觀賞性的花木,最終呈現出的這條堤壩便成了如今享譽天下的蘇公堤的模樣。
每當春來是,蘇堤之上垂柳吐絲,碧桃盛開,人漫步長堤之上,左顧湖光山色,右盼空濛煙雨波光瀲滟。加之滿目煙柳,花紅葉肥,花木間間關鶯語,拱橋涼亭如畫,春風滌蕩之時,可謂入了仙境一般的美妙。不但成就了西湖一景,成為來杭州游玩的百姓們首選游覽之地,更是帶動了西湖西邊本來貧瘠荒蕪的野地的發展。現如今,西湖西邊的沿岸一帶早已不啻于城中景象。因為環境優雅,北山依水,更是城中達官貴人富豪商賈花大價錢修建別院豪宅宅邸。堤壩孔橋碼頭左近更是成為集會之所。很多節日里,百姓們都聚集在此,各大青樓也會在此舉辦各種活動。一時間成為極為繁華熱鬧之所在。
夕陽西下,方子安和沈菱兒一前一后牽著馬走在蘇堤之上。這條大堤方子安走過無數次,穿越之后的三年時間,幾乎每天清晨,方子安都會匆匆的從南岸穿行大堤前往北岸的棲霞山,前往棲霞書院讀書,晚間再從北岸穿行大堤回城。但即便走了無數遭,方子安還是沒有對長堤的景色無動于衷。對方子安而言,這里可不止是春天的景物好看,對于方子安而言,無論春夏秋冬哪個季節,無論清晨還是傍晚,這條堤壩都自有他的美麗。
不過此時此刻,方子安卻似乎有些無心欣賞風景。他牽著馬走在這里,眉頭卻緊鎖著,似乎在思考著什么難題。腳下的步子走的也慢吞吞的,以至于身后牽著的馬兒都不滿的用嘴巴不時的拱他的后背。似乎在催促他加快腳步。
跟在方子安身后牽著馬的沈菱兒倒是心情似乎很愉快的樣子。她一會兒蹲下來聞一聞路旁盛開的花朵,一會兒伸手摸一摸頭頂上的柳枝。忽然又會展露武功,伸手一抓,便將一只翩然飛舞的蝴蝶捉住,瞪著大眼睛看一會,手一揚又讓蝴蝶飛走。有時候玩的時間長了,發現和方子安之間拉開了一段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