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殺出重圍進入太行山中繼續高舉義軍大旗。有愿意跟著他的,他既往不咎。不愿意的,自可散去。只有一條,不許投敵,否則今后追殺到天涯海角也要殺了違背誓言的叛徒全家全族。
張敵萬本就在軍中威名甚高,很多人早就不滿李全的無能,忠義八字軍失敗的責任也正是因為李全的無能才導致。張敵萬登高一呼,頓時全軍相應。就這樣,張敵萬制定作戰計劃,在次日晚上,借李全招安受降的名頭突然發動突圍襲擊。張敵萬親自帶著岳家軍打頭陣,向西突破數萬金兵的圍剿,最終成功的帶著六千多名忠義八字軍兵馬突圍成功,進入太行山中。
自此,忠義八字軍的便由張敵萬所掌控,被打散的兵馬陸續進山投奔,張敵萬手中兵馬也擁有了近八千之眾。金兵進山圍剿,被擊退數次,損失慘重。于是便也默認了忠義軍盤踞太行山中的現實。
但是,雖然忠義八字軍保留了火種,在太行山中也站穩了腳跟。但是處境卻并沒有多大的改善。金兵在周邊駐扎重兵,八字軍要想有所行動便束手束腳。八字軍存在的意義便是殺金人,在金國腹地攪起風云,讓金人睡不安穩。所以他們又不得不出山發動攻擊。這么一來,損失自然很大。這幾年來,出山攻擊十多次,每次都損失巨大。到現在為止,忠義八字軍的人手其實已經不足五千人了。
遭受到金兵的重重封鎖,八字軍物資短缺,盔甲物資兵刃都大大的不足。山里自然也可以種植一些作物,獵捕一些野獸作為消耗。但是那遠遠抵不上消耗。事實上,八字軍如今的日子過的很艱難。物資軍糧都供應不足,兵器盔甲衣物馬匹這些物資都是嚴重的不足。不像以往,缺什么便去攻打金兵城池去搶,如今每出山出擊一次,都伴隨著很大的傷亡。張敵萬不得不考慮自身的存亡問題,已經不太敢輕易下命令去出山攻擊了。事實上,張敵萬已經在內部會議上下令,嚴禁出動攻敵。所有人人一律不許出營寨。這么做的目的,一來是保護有生力量,不能再做無謂的犧牲。二來,其實也是防止人員逃走流失的無奈之舉。因為義軍內部其實已經充斥了很消極的想法了,很多人都想著開小差了。
魯震東這次襲擊的邢州梁園縣城的冒險行動,便是因為義軍的物資糧草緊缺,他實在是憋不住了。他的初衷是好的,在梁園縣的眼線送來了消息,說梁園縣最近運來了不少糧草物資,城中金兵防守松懈,三千多金兵最近又調走了一千多,說是往汴梁方向增援去了。這種情況下,魯震東自然不肯放過這個好機會。但因為有禁令,他只能偷偷的呆著一百多名兄弟出了山,往南繞行到梁園縣,想偷偷摸摸的干件大事。他的想法是,偷個十幾車糧草出來,以解前營中的糧草緊缺,兄弟們挨餓的燃眉之急。他都計劃好了,趁夜偷偷摸進城中,偽裝成金兵,然后大搖大擺的押著糧草大車出城。這種事之前忠義軍也干過兩回。就算不成功,放火燒了金兵的糧草,那也是一件大功。總好過憋在山中什么事也不干的好。
然而,一進城,摸到了糧草堆放之處,他們便被發現了蹤跡。情急之下,他們只能點著了糧草,然后往城外逃走。他們從城墻上縋繩逃出來之后,金兵的騎兵便出城追了出來。之后便是方子安等人看到的那晚他們被金兵追殺,差點全部把命送掉的情形。那次行動,他帶出去一百多人,回來的不到四十人。七八十名忠義軍士兵的性命便在他這次魯莽的行動中全部喪失。
方子安聽完了魯震東的敘述,心中甚為無語。魯震東的舉動確實魯莽,忠義軍的將領居然會魯莽到這種地步,讓人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不過,方子安卻也從中意識到,一定是逼到了相當的程度,魯震東才會冒險做出這種事來。身為忠義軍的前軍副將,他也是和金兵的交戰之中成長起來的,不可能不知道他的計劃是多么的愚蠢和充滿漏洞。可能忠義軍現在的情況真的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