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杯斟滿,喝酒之前,蔣政向方子安一一介紹到場的幾名船行東家。
“這位是周東家,乃是我臨安船行業最大的船行隆興船行的東家。家中有船三十余艘,在西河有三處碼頭。不僅出海番國做生意,還承攬我大宋內部貨物運轉生意。”蔣政指著一名富態老者介紹道。
“豈敢豈敢,老朽周正蒼。這點生意算不得什么,還不是靠著朝廷和大人們的照顧,才有一口飯吃。”那老者言語謙遜,但神色卻甚是自傲。
“周東家客氣了,周東家也是我臨安航運業行會會長。跟咱們衙門多有交道。”蔣政補充道。
方子安點頭道:“久仰久仰。”
“這一位是孫東家……這一位是錢東家……這一位是楊東家……這一位是李少東家。”蔣政一一向方子安介紹著。
方子安一個不識,只點頭客套。不過介紹到那位李少東家的時候,方子安愣了愣,皺眉道:“這位李少東家……看著眼熟啊。”
李少東家嘴巴歪斜,相貌不正,所以給人印象深刻。方子安猛然想起他是誰了。
“這個……方大人好記性。當初在萬家村……小人和方大人有一面之緣。當初小人不懂事,得罪了方大人,實在是惶恐萬分。小人正想向大人請罪。”那李少東家名叫李彪,外號李歪嘴,正是當初在萬家村和方子安起沖突的那名船行少東。當初方子安去請萬大海出山,恰逢李少東家逼迫萬大海為他掌舵,帶著人不斷的滋擾萬大海。方子安出手教訓了他們。沒想到風水輪流轉,居然在這里又遇到了他。
方子安哈哈大笑起來,笑道:“有趣,有趣,原來真是你。哎呀,這世界也太小了吧。李少東家……嗯……不錯不錯,咱們臨安船行業還有你這一號人物。”
李彪忙道:“大人切莫記恨,當初我也是求賢若渴,才去請那萬大海的。不過當初大人不是說你也是開船行的么?叫什么‘東風船行’的,也是請萬大海出山的。大人難道當真有一處船行?小人聽說萬大海被人請去當了大龍頭,那幫人在灣頭村搞了個碼頭。莫非那是大人的產業?”
方子安愣了愣,笑道:“那可不是我的產業,不過跟我也有干系。我入了股的。掙點小錢花花,這不犯法吧。”
蔣政訝異道:“那灣頭村的船行原來和大人有關,這可差點大水沖了龍王廟了。原本有人舉報,灣頭村有人出海走私的,下官等正搜集證據,準備去抄沒的。還好朝廷里鬧騰了一陣子,人心惶惶的,便耽擱了下來。否則這豈不是大水沖了龍王廟么?”
眾東家聞言紛紛大笑,心中也自明白如鏡。蔣政倒也不客氣,當眾挑明了這件事,這位方大人原來屁股不干凈,也干過出海走私貨物的事情,這下好了,大伙兒便更不用擔心了。這位方大人算是落下把柄了。
方子安心中惱火,說著說著扯到這件事上來了,這是他始料不及的。他知道自己船行走私的事情其實并不能密不透風,畢竟錢塘江上,什么風吹草動不會被人發現?灣頭村萬家村的百姓在外邊亂說話的也是有的。而出海貿易這件事,一次兩次偷偷走私或許不會被人發現,但現在已經是常態化了,自然難掩人耳目。
“走私?那我倒是不知道。我只是入股,他們說那是造船和修船的地方。走私不走私的,本官并不知曉。倘若真有此事,得依法處置。倘若沒有……蔣大人,你可要負責任。”方子安厚著臉皮給他來個不認賬。心中合計著,回頭得趕緊讓錢康趕緊向衙門里申請出海資格,自己現在掌管此事,批準了之后便再無后顧之憂了。大不了交稅便是了,自己以后的賺錢方式絕對不是靠著走私貿易。
蔣政忙道:“大人,我也是聽人舉報,也沒查出些什么。那船行早些報備便是。免得落人口實。這事兒便當我們沒說,咱們今日是來喝酒的,說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