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廣東、濠鏡的攬頭大多都是福建人,他們一是負責為海商評估市價,二是代洋人繳納餉稅。”
“至于鋪行和夷商綱紀,則是專門為廣東布政司負責夷貨銷售、國貨采購和商品加工,廣東官府所需的外國商品皆由其代為購買。”
李太后插話道,
“其余的可以不管,牙人卻是首先要安撫好的——讓洋人進廣州已經夠開恩的了,要是再沒了牙人在中間斡旋,那洋人豈不是就大搖大擺地進到內陸來了?”
朱翊镠道,
“老娘娘說得正是,臣也是這樣想,寧愿讓廣東布政司麻煩著點兒,也不能就這么放任洋人進內陸。”
“他們在海上做做生意倒還好,要一進內陸,指不定得出多大亂子呢。”
居留澳門的葡萄牙海商能去廣州交易會卻不得進內陸也是事實。
明廷對澳門葡萄牙人前往廣州交易會的人數有嚴格的限制,葡萄牙海商一般只能委派幾個代表在白天前去,而且必須乘坐廣州政府指定的交通工具,同時被嚴格禁止在廣州城內隨意走動。
因此這就給了牙人牟利的可趁之機。
朱翊鈞知道,晚明在廣東的福建攬頭大部分都受當地政府的差遣。
他們雖然以個人的身份在葡萄人面前出現,但手中玷官剝商的權力,始終都來自于官方的賦予。
“那也不一定。”
朱翊鈞淡淡道,
“現在洋人沒進內陸,亂子就已經不少了,他們就是進來了,也不影響咱們甚么。”
李太后又遞過一枚剝好的栗子,朱翊镠卻像是吃夠了,他往身側一揮手,相當豪邁地拒絕了李太后的投喂,
“這洋人能鬧出的亂子,和大明原來有的亂子都不一樣。”
朱翊鈞奇道,
“怎么個不一樣?”
朱翊镠道,
“廣東布政司把濠鏡許給佛郎機人自治,皇上可知他們是怎么自治的?”
朱翊鈞道,
“朕猜不著,四弟且說罷。”
朱翊镠忽然一瞪眼睛,圓下巴下面的粗喉結都跟著抖動了一下,
“皇上要是知道了,必得龍顏大怒!”
“臣也是到了廣東才曉得,原來那洋人的官,竟然都是濠鏡市民選舉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