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恐嚇敵軍。若是敵人陣型有騷動,便變虛為實變成真的沖陣,以期沖開陣型缺口。
另一種則是和真正沖鋒無疑,卻不是死板的沖入敵陣之中。而是接近敵人以后,調轉馬頭,從敵人陣型邊緣經過,用長矛、馬刀等物試探著向敵人進行進攻。
這也是防守方勾鐮槍、長戟等武器發揮作用的地方。防守方常常用這些帶鉤的武器,勾住過往騎兵,將他們勾下馬來殺死。
而遠程攻擊則是規避掉了試探沖鋒過程中和敵人接觸距離過近,容易被對面勾下來的弊端。他們將騎兵縱向掉轉馬頭,與對方陣型距離二十步的位置疾馳而過,然后利用弓箭、三眼銃等遠程武器進行攻擊。
而防守方對付他們的辦法,則是利用弓弩、火銃進行還擊。騎兵一方,因為操作不便,一般攻擊的距離和威力皆弱于步卒。
只是因為騎兵在運動中進行射擊,屬于移動打固定靶;而步卒一方屬于站立打移動靶。步卒命中率天然不如騎兵高,故而處于被動狀態。
鄧玘雖然沒有太多對付騎兵的經驗,好在作為一員合格的宿將,他還是勉強應付了張順麾下騎兵的騷擾和攻擊。除了,他因此付出了較高的學費,損失了不少士卒以外。
張順與鄧玘交手了一個時辰左右,未能取得戰果,便以圍困為主,不再增加騷擾力度。
鄧玘這時候作為一員久歷戰陣的宿將的敏感性就表現出來了,他頓覺不妙,猜測張順定是等待其他援軍到來。
為了避免全軍覆沒的結局,鄧玘不得不冒險下令麾下步卒列陣向懷慶府退去。
懷慶府距此地不遠,雖然沒有足夠兵力前來救援,若是鄧玘能夠借機推入懷慶府城中,那張順在楊遇春死后的這一番操作算是白費了。
可是如今雙方士卒相若,張順麾下雖然都是騎兵,占據優勢,卻也不能無腦傷在這里。
好在張順早有準備,連忙帶領麾下親衛趕到鄧玘陣前,卻將那二當家“紫金梁”的大旗打了出來。
鄧玘見此不由大驚,連忙高聲問道“汝何人也?”
“我乃義軍三十六營盟主,前番多有交手,汝須不認得了?”張順笑道。
這鄧玘等人哪里見過“紫金梁”真實面目,只道是中了“紫金梁”假死之計,不由大驚失色,軍心動搖。
原來這鄧玘只道“紫金梁”既然未死,如今千般算計,定然是為了聚集眾義軍,一舉殲滅其麾下官兵。
為了避免夜長夢多,鄧玘只得催促麾下官兵加快撤退。張順趁機下令麾下騎兵進行沖擊,鄧玘頓時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