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的原野上,黑沉沉的鐵騎如潮涌動,一片片地占據了視野所及的廣闊地域,涌向平原。
騎兵行進的速度不是太快,顯然是在為了即將發動的沖鋒積蓄力量。
他們跟隨著各自的營旗,不緊不慢地前進,隊列向兩翼遠遠地延展開去。
在騎兵中央的位置,是劉景瑜麾下最精銳虎彪突騎。
這支騎兵只有五百人,是劉景瑜征戰十余年來,從各營招募恩養的死士組成,人馬都披掛沉重的鐵鎧,作為他最后的底牌。
遠遠望去,突騎那深黑色的鐵甲在陽光下爍爍生輝,甲胄下的騎士與戰馬仿佛渾然一體,如同一頭鋼筋鐵骨的猙獰巨獸,散發出這一股令人生畏的強悍氣勢,足以使任何敵人心膽俱裂。
若是這五百名披甲騎士匯聚在一起沖鋒,簡直非人力所能阻擋。
此時在平原戰場之中,黑甲軍被突破的防線并沒有堵住,口子反而逐漸變大。因此,黑甲軍不得不開始后撤,從高空俯視而下,可以見到黑甲軍的陣營看似散亂,但實際上卻是整然有序地往一個方向移動,而魏軍則是步步緊逼,并沒有發現這一點。
“轟隆隆~”
八千騎兵進入平原之后,速度開始提升,然后越來越快,由滾動的暗潮變成了狂暴的海嘯,那氣吞山河,鋪天蓋地的氣勢,讓人心生絕望。
楊宗看到那鋪天蓋地的騎兵出現時,精神就一直緊緊繃著,這段時間的謀劃,成敗就在此一舉了。
與劉景瑜一樣,他也不想在這里打消耗戰,必須要迅速解決掉這一股魏軍,然后迅速北上,趁黔城的魏軍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發起突襲。
整個計劃環環相扣,只要任何一環出現差錯,就會前功盡棄。
現在,就是考驗黑甲軍士卒還有各營軍官的時刻,看他們能否在這支鐵騎的沖擊下,保持冷靜,按照計劃行事。一旦被這一支鐵騎嚇破了膽子,亂來分寸,那么再周詳的計劃都沒有用了。
鐵騎洪流越來越近,大地都在鐵蹄的踐踏下震顫,滾雷一般的轟鳴聲在所有人耳邊回蕩著。八千北魏鐵騎在靠近戰場的時候,立刻分成了兩部分,呈8字形,開始黑甲軍的側翼發起沖鋒。
尋常的軍隊被這樣一沖,很快就會出現潰敗,例如白蓮軍。當日號稱五十萬大軍的白蓮軍就是這樣被北魏三萬鐵騎沖潰,導致打敗,最后只能困守黔城。
“二百五十步!”
“二百二十步!”
“兩百步,射!”
剎那間,弓如霹靂弦驚,這些弓弩發射的瞬間,箭矢破風發出的漫天尖嘯之聲大作。無數血花同時綻放,沖在最前的騎兵就好像撞上了一堵無形的墻壁,猛然栽倒在地上,受到滅頂之災,死傷慘重。
“再放!”
前方的弩手后撤,后面裝好弩箭的弩手上前,再次射出一輪。
面對這如蝗飛箭,北魏騎兵的速度并沒有出現一絲一毫的減緩,反而變得更快了,雙方這時距離不到二百步,如全力沖刺則轉瞬即過,哪怕弩手們采用輪射之法,至多不過射出三輪箭矢罷了!
三輪弩箭過后,弩手們立刻急速后退,隨著黑甲軍軍陣中震天動地的戰鼓聲響起,令旗兵立刻將手中的令旗起來揮舞,后面的槍兵聞令而動,持盾挺槍向前,將弓弩手護在后面。
從那整齊劃一的強勁步伐便可知曉,這些槍兵絕對是訓練有序的精銳。
騎兵與槍兵狠狠撞擊在一起,武器貫穿身體的悶響聲,骨頭斷裂的聲音,飄灑的熱血,碎肉甚至內臟等等,構成了一副慘烈的畫面。
這些北魏騎兵并非所有騎兵都一起沖鋒過來,還有一部分在遠處進行奔射,將一波波箭矢拋射在黑甲軍的陣型之中。
“大家穩住,陣型絕對不能亂!”
“都聽好了,一旦哪里被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