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需要各位大大的支持和鼓勵,你們的票票就是我碼字的動力,請大家幫忙推薦吧!!!
…………………………
對于這些東西,那志明卻是并不反對大家收下,他知道這些人回去可是要跟他們周遭的人講一講所見所聞的。
而這些禮物被帶回去,卻也是他們見聞的佐證,也算是給遼省這邊做了一次有形的宣傳。
從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到福星市,實際距離并不算太遠,也就差不多五百公里左右。
在有開道車引路的情況下,除了吃一頓簡單的午餐,路上幾乎沒有別的耽擱,趕到福星市的時候,正好是晚飯時候。
那志明沒有把考察團給直接帶到市里,他先領大家來到了距離福星市二十多公里的海棠山腳下的一個鎮子,叫做大板鎮的地方。
這個鎮子并不大,但是在過去,也就是在清朝的時候,卻很是有名。
因為這里有一個寺廟,叫普安寺,這個寺廟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也就是一六八三年,歷經六代五世活佛,是藏傳佛教東方的中心,素有“小布達拉宮”之稱。
這是他早就計劃好的行程,在他去大連之前就和牛濤溝通好的。
牛濤為了迎接這個考察團也是做了充足的準備,他提前大半天就帶著福星市的一些相關人員等候在了這里,更是預先將考察團的住宿和餐飲都安排妥當。
在住宿方面,那志明給出了自己的建議,讓牛濤借了一些民房,給考察團的成員住。
沒有別的要求,只需要干凈就行,除了牙具毛巾之外,也不用特意地換什么新用具。
晚餐就地解決,是用的農村辦紅白喜事的辦法,就是流水席那種,大鍋燉殺豬菜,再來幾樣實惠的農家菜,加上點各式山野菜。
王粵芙更是大手一揮,現場點錢加菜,烤全羊。
就在流水席旁邊,點上碳火現烤,那種明廚美食的即視感,頓時讓全場考察團成員手里的相機嘁里咔嚓地閃個不停。
這次考察團的成員里,大都是五十左右歲的年紀,最小的也都是超過三十多歲的精英。
在他們原先的認知世界里,內地是神秘的,大家來時的心里有太多未知的恐懼。
可是這一路行來的所見所聞,無不刷新著他們的世界觀。
市井老百姓表現出來的真誠淳樸,實實在在地讓他們感同身受。
看起來普通人民的生活,雖然沒有特別的優渥,但是仔細看大家臉上的笑容就會知道,這里的老百姓,基本上都是安居樂業的。
要知道,他們這些人在香江也是上層社會中的精英,他們的眼界本就不同于普通人。
雖然不一定個個都是見多識廣,但即便不太懂,跟周遭的人一交流,也就大致知道現在國內的情況,絕不像某些外媒描述的那樣,華夏國老百姓的生活水深火熱。
那志明唯一控制的,就是這些人的酒,他知道這個時期國內的酒出現過很多問題,他不敢讓大家喝外面買的酒,所有的都是隨車從大城市帶來的。
第二天的行程卻和在大連不一樣,早上起來先吃了一頓農家早餐。
也就是新點的水豆腐拌上炸醬,還有咸菜小米粥,加上蒙古餡餅,有那口味能適應的,這邊還給特殊準備了羊雜湯和羊肉湯。
香江考察團的成員們還真沒幾個人這樣子吃過,地道的帶有濃厚民族特色的早餐。
大家對這種早餐的興趣,比之昨天晚上的烤全羊并沒有差多少。
一時間滿場的考察團成員,都是吃的不亦樂乎。
早餐后稍作休息,導游們就帶著大家一起去登海棠山。
海棠山風景區位于福星市東南二十二公里,是東北三大名山之一醫巫閭山的后尾之主峰。
后世介紹海棠山的話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