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若不是先帝太著急,顯露了馬腳,皇后是不至于發現的。
嫻貴妃雖然入宮便得盛寵,但入宮不久,根基不穩,對她造不成威脅,對她真正不友好的是帝王心。
皇帝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那就是給剛出生不久的李詢玦找了一個德高望重的大臣當老師,很有拉攏他,為李詢玦培養勢力之意。先皇做得還算隱蔽,只是悄悄地將那位大臣定下,并未下旨宣讀。但就是那么不巧,被皇后知道了。
皇后也是個沉穩的性子,知道這種奪權爭寵的事情不能硬來,于是一邊在暗地里培養自己的勢力,一邊認真撫養李詢瑾,渴望讓他在眾皇子中出彩,同時對嫻貴妃十分和善,不爭風吃醋,處事周到,并不給皇帝留下任何廢她的把柄。
就這樣,也算安穩過了幾年。皇帝再有廢她的心,她不犯大錯,他就沒有理由。但不廢她,不代表她不想搞垮嫻貴妃。
說來也怪,李詢瑾是足月生的,可比早產的李詢玦還要體弱多病,常常一副病態。皇后得了自己家的一個獨門偏方,用藥給李詢瑾續命。這藥說好是好,可是不能斷,得一直喝,否則就難受。
但好在,李詢瑾身體不比李詢玦,可頭腦絕對是眾皇子中的頭籌,與李詢玦不相上下。只是他多病,加上母親的重壓,性子多少有點憂郁陰沉,不善于討人歡心,于是皇帝更是漸漸遠離了他們母子。
皇后多年的積怨與委屈,只能由李詢瑾一人來承擔。若不是他心理還算強大,怕也是熬不過童年。
反觀之嫻貴妃,一介鮫人,只想過和先帝的恩愛生活,對后宮爭權奪勢之類的事并不上心,自己的兒子也是散養著,不求他出人頭地,只求他平安一生,快樂一生。所以李詢玦的性子也隨母親,瀟灑安然,明媚開朗,皇帝甚是喜愛。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邵甘棠進宮后。邵甘棠進宮,幾個皇子隨意地廝混在一起。李詢玦作為大哥,自然是應該多照顧自己的弟弟們的,尤其是不合群的二皇子李詢瑾。
多年后,祝修澤也止不住地回想,如果那時,他沒有伸出手,救他一把,那么事情的所有走向會不會完全不一樣。
他也會猜想,如果當時他做了別的選擇,后面的故事,又該是怎么樣的美好?
可美好也只是一部分人的美好,這樣的美好又何嘗不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所有人都沒錯,李詢玦沒錯,李詢瑾也沒錯,錯的是他們的立場,錯的是他們的出生,錯的是這個需要權力爭斗,需要算計別人才能立足的世界。
小孩們爬完樹后,已經被各家奶娘叫回了宮里。李詢玦是散養的,嫻貴妃不會在意他的玩耍,而且皇后有意把李詢瑾和李詢玦放在一起,所以最后,只剩了他們倆。
但大人再怎么爭搶,對孩子而言,都是不怎么重要的。李詢瑾雖然性子孤僻,但心底的童真還是在的,于是兩個小孩沿著皇宮里的荷花池瘋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