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計劃是悲壯的。
不成功便成仁,不,應該是不管成功與否,都得成仁!
在大荒紀的修行年代里,已經沒有什么太過珍貴的資源了。
連世界級的珍寶,都是一種奢望,更別提傳說中如補天石一類的寶物了。
如果要問在這個時代最珍貴的是什么,那答案一定是人!
其實,無論在哪個時代,最珍貴一定是人。
哪怕是那些修行盛世也不例外。
哪怕還有其它生靈。
人真的是一種得天獨厚的生靈。
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他們的悟性、才能,都是世間其它生靈拍馬也趕不及珍寶。
所以,雖然救世過程中缺少了珍貴的材料,但那些大能者自愿以己身補上。
舍身取義,殺身成仁,這是古代儒學所推崇的一種道德準則。
但對于大能者們而言,他們不需要外界的贊美,他們所看重的,只是自己內心的世界而已。
正如手札開篇所寫,他們求的不過是個于心無愧罷!
他們很愿意舍棄生命嗎?
不,怎么可能!
兢兢業業地修行了這么多年,他們的貴己自愛之心,從來都是慎重的。
但,這些與心相比,位置卻又是在之后了。
修行者講究念頭通達。
因為他們在認識萬物的過程中也是在認識自己。
這個過程是容不得絲毫含糊的。
凡塵百姓所講究的“難得糊涂”放在這里是行不通的。
他們一旦在某處含糊了,輕者境界不穩,重者停滯不前。
所以,修行者都是一群講究心靈的人,他們的精神世界是絕對強悍的。
將自己作為材料,這是他們無奈卻又主動的選擇。
他們比常人更加明白命運的真諦!
關于救世計劃,真的是集結了從古至今智慧的火花。
窮則生變,逼到了盡頭,人總是能爆發出驚艷的光芒。
經過各種計算,大能們知道,以他們的力量,以世界的力量,是無法阻止那股力量入侵的。
既然無法阻止入侵,那么先前考慮過的補天計劃就是雞肋了。
畢竟,所謂的補天之舉也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罷了。
最多,也不過是拖延拖延時間,但,最終,結局還是一樣的。
既然如此,補天之舉顯然是不可取的。
既然補天之法不可行,那又該如何呢?
提供解決思路的是一個靠寫話本為生的書生。
他說,堵不如疏,既然沒有力量直接達成目的,那就走曲回路線。
當初大能者們是這樣向世人描述這道題的——
“丹修決明子在北洲極地火域收集異火。”
“一天,他正追蹤著一縷紅炎異火,不想最后卻迷失在了火域深處。”
“正當他想盡各種辦法出去時,在更深處傳來了一陣轟鳴聲。”
“他當即便產生了興趣,準備前往查看。”
“雖然更深處危險更大,但富貴險中求。”
“兼之他一時半會兒也轉不出去,所以,還不如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去看看。”
“做好準備后,決明子便往聲音傳來的地方尋摸過去。”
“最終,他在一處火焰口發現了一只隨著巖漿不斷沉浮的丹鼎。”
“那丹鼎,在明亮的巖漿里呈現出古樸神秘的意味,令決明子一見便傾心了。”
“他敢肯定,那只丹鼎來歷非凡,品質奇高。”
“他迫切地想得到它。”
“但他知道,那處火焰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