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流觴的后續果然沒有令人失望,進行得十分趣意盎然。
畢竟——
那一個個故事,確實精彩萬分。
那一首首詩詞,也確實引人入境。
曲水流觴不愧于它流傳千古的名聲,既得了趣,也增長了聞,還結交了友。
一輪玩下來,眾人之間的關系眼見的親密熟悉了起來。
特別是那位愛交友的劉道年,他本就對姜蟬師徒有七分的好感,一輪游戲過后,那好感更是直接爆棚,那股熱情勁兒險些讓他們師徒無法招架。
氣氛水到渠成了,眾人開始在杏花林里懷開暢飲起來。
酒這個東西,該怎么說呢?
它是屬于物質的,它也是屬于精神的。
它是屬于文人雅士的,它也是屬于平民百姓的。
它是好物,它也是害物。
……
它伴隨著人類歷史一起出現,滲入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多姿多彩,它輝煌璀璨。
它與詩詞、與音樂、與書法、與藝術、與美人、與英雄、與墨客,總是焦不離孟,孟不離焦。
它附于農業,是糧食豐歉的表征。
它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種工具——
客自遠方來,需以酒相迎;親朋離散,需以酒相送;佳節喜事,需以酒慶賀;喪葬忌日,需以酒致哀;得意困頓,需以酒抒懷;缺乏熱血,需以酒壯氣;渴望養身,需以酒健體;追求長壽,需以酒益壽……
真可謂是:酒以成禮,酒以成歡,酒以忘憂,酒以壯膽,酒以治病,酒以養老了。
當然,對于真心愛酒的人來說,它是一種享受。
怎么個享受法呢?
也許是“兀然而醉,豁爾而醒;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泰山之形,不覺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
也許是“醉后看天大如斗,左手擊鮮,右手擊缶。行樂安能千萬年,倏忽浮云變蒼狗。”
也許是“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
也許是“雨后飛花知底數,醉來贏得自由身。”
……
至于到底是怎樣,應該是個人有個人的體會。
縱觀那些與酒有關的詩文中,幾乎每一首詩文都有一種放誕自由之態。
所以,酒的享受,也許就在于它賦予的那種飄飄然之中,那種忘憂之中吧!
此時,杏花林里的飲酒,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一個個的似乎是放開了一切,眼中只剩了手中的酒。
對于姜蟬來說,此時的飲酒也是一種工具。
是一種她想要達成另一種短暫態度的助力工具。
她享受不來所謂的烈酒,最多只能接受果酒花釀,畢竟,于她來說,大部分的酒都是難喝的,當然,她自己釀的除外。
杏花村的杏花酒就屬于花釀,于她而言,尚能入口。
抿一口入唇,自有一股陽春三月的暖陽花香,再微和著一點清甜,很是適合老人、小孩和女子飲用。
當然,有男子喜歡,那也歡迎。
雖是花釀,但后勁綿長,所以酒量不好的不宜多喝。
但,出來玩不就圖個享樂痛快!
而且彼此之間雖然熟悉了,但也只算得上是微微熟悉了,總的來說還是點頭之交而已,如此距離之下,正是彼此間都比較放得開的程度,所以,眾人那真是放開了來喝。
杏花簌簌地落下,似乎也在為眾人助興。
待到日頭高升至中空,林子里已是一片醉鬼了。
這些醉鬼不僅有原來玩曲水流觴的那些人,還有后面加入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