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慧,好久不見!”宋哲宇迎面向林慧走來,淡然微笑,透著濃濃的書卷氣,讓人見之望俗。
袁圓低聲和葉罌咬耳朵,博士不是老就是禿,怎么宋博士像漫畫里走出的人物啊!于是葉罌又看了一眼宋哲宇,果然溫雅絕塵,絲毫沒有社會氣息,一派書生氣和那天咖啡館的顧城南不同,顧城南貴氣孤傲,妖孽冷漠。
“哲宇,好久不見了,今天要辛苦你,給我的學生們親囊相授。”林慧微微一笑,聲音清澈,神情輕松,平時微皺的眉,因此舒展開來。
前方,林慧和宋哲肩并肩,一路向前行,跟在后面的學生,眼中便出現了一道亮麗風景,那美好的如電影般呈現。青春踏過涓涓長河,又一次洋溢而往。看著他們,多少人開始向往大學校園的美好。
“同學們,我們祖國的航天技術,自1956年創建以來,經歷艱苦發展終走向世界,迄今已達到相當的規模。有發射各類衛星和載人飛船的航天器發射中心,另有一定水平的空間科學研究系統。”
“海城的研究院就是以新技術研發,試制的實驗基地。初期發展從運載火箭、衛星發射研制、到一號衛星第一次軌道飛行成功,歷經49年艱苦努力,方擁有現在的智慧能源、智能裝備。”
同學們聽著,情緒激昂,原來國家航天技術的發展早在父輩之前就開始了,他們對此的印象還停留在啟蒙階段。今后會有怎樣的驚人變化,一些人萌生加入這項工程的夢想,袁圓便是其中一個。
“海城航天技術研究院,獲國家科技一百多獎項,專利近5000個,同時培育了一支高素質,高技術水平的航天科技人員。”宋哲宇帶著學生參觀研究院部分對外的地點,逐步介紹關于航天起源與現在的成果。
宋哲宇在解說時,聲音低純,咬字清晰,如電臺主持般的音線,十分悅耳。許多對航天技術產生興趣的學生,走上前圍著他,提出各種天馬行空的問題,他也能一一回復。
“哲宇,你在學生中間,猶如定海神針啊,感覺你更適合做老師。”林慧沒想到學生如此喜歡了他,不免開開玩笑。
“老師?不應該是教授嗎?”宋哲宇回過頭,沖林慧笑著說“其實教書才是我的夢想,研究是我的專業。專業的人要做專業的事,也是為國家做貢獻,才犧牲了個人夢想啊!”
“宋教授,我們要怎么才能來到這里?”聽完宋哲宇的話,學生也隨之稱他教授。
“如能來到這里學習,以后也是航天博士,哈!”
“航天技術要選什么專業?如何才能到這里來呢?”袁圓跟著問。她一直對航天技術及宇宙空間特別有興趣,想著將來要做這方面的技術研究。
“宇航系統分為運載火箭、應用衛星、空間科學。我們海城研究院擁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還有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
你們讀完大學以后,可以選擇信息與通信、控制科學、宇航科學與技術。期待大家的早日到來。”學生對高科技和新鮮的事物興趣還是很高,宋哲宇亦有耐心講完全程。
下年安排了一場體驗型的試驗,許多學生親自體驗了一番,大家驚嘆祖國科學發展的速度與神奇。
參觀結束后,宋哲宇送林慧離開。他們一邊走一邊聊,偶爾看眼對方,漫步中神情自若,亦有歡笑。遠遠看去,是久別從逢該有的樣子。然而宋哲宇看林慧的眼神,有欣喜、有依戀、或許還有一點不舍。
“他對你好嗎?你什么時候去首城?”宋哲宇沉思片刻,終是問了那句想問的話。
“也許不去了。他對我一直很好,只是我們之間,你懂的。”林慧低下頭,心里一陣難受。宋哲宇見她如此,便沒有再提,默默走著,直到將他們送至研究院外。
“這一走,不知我們什么時候會再見面。”宋哲宇的聲音里有些許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