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剛才之所以任由我攻擊你是為了聽出我戳腳門的運勁發力方式?
這不可能?以你的年齡怎么可能有這么高的武道素養?”
躺在地上的陳金輝滿臉盡是不可思議之情?
聽勁兩個字說起來簡單,可放眼看去,整個武行就沒幾個人有這般本事!
什么是聽勁?
聽勁是提高武道技藝的上乘法門。
‘聽’并非字面上的意思,而是泛指感知。
會聽勁這門技藝的人,能憑借敏銳的感知之力,在兩人的身體發生接觸時,感應出對方體內的勁力流轉軌跡。
各門各派的武功招式說穿了也還是對人體內的勁力的運轉,只不過各有不同罷了。
非要用大家熟悉的詞與聽勁類比的話,可以將聽勁看作武術版的閹割款乾坤大挪移,或者簡陋版的斗轉星移。
一般來說,唯有那些武道造詣深厚自身閱歷廣博的老拳師,才能憑借自身豐富的經驗從交手時的接觸中窺視些許對手的運勁法門。
看王禹的面相,他今年至多不會超過三十歲,就算他打娘胎里就練武也不可能有這么高的武道造詣才對。
“各人有各人的機緣,今日多謝陳師傅賜教,王禹不勝感激。”
王禹并沒有正面回答陳金輝的質問,他也不需要回答陳金輝這個問題。
陳金輝在他王禹的人生當中連一個過客都算不上,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工具人罷了,沒必要在他身上浪費太多口舌。
他可沒有和人手談一場就跟人惺惺相惜的好毛病。
見王禹不愿意多說,陳金輝雖然心中疑惑濃厚無比,卻也沒在繼續糾纏下去。
武行之中,套問旁人機密是大忌之一。
各行各派都有自己的壓箱底殺手锏,也沒見他們逢人就毫無保留的感知他人。
“賜教二字往后還請不要說了,今日到是閣下給我上了一課,有志不在年高,是我小覷天下英杰了。”
拍拍身上根本就不存在的灰塵陳金輝自道館的地板上站了起來,雙手合握,恭敬的向王禹行了一記謝禮。
王禹踢出最后一記穿堂燕留了手,只將他擊倒在地而未擊碎他的膝蓋,這是一份不小的恩情,值得他鄭重感謝。
雙手合握成拳,王禹也回敬了陳金輝一禮。
戳腳的運勁法門與發力方式雖然是他憑借自身強大的感知,從陳金輝剛才踢到他身上的鴛鴦連環步中悟出來的,但終究還是有點偷師的意思在里頭。
因此,王禹雖然沒有和陳金輝這個工具人惺惺相惜的意思,卻也不吝嗇禮敬陳金輝一分。
受了王禹的回敬之禮后,陳金輝一言不發的轉身離開了中華武術總會道館,他的任務已經完成,王禹也沒有跟他深交的意思。
如此一來,他又何必留在道館中徒添煩惱。
待到陳金輝離去后,王禹轉身走向道館拐角處的樓梯。
蹭蹭幾步,王禹便上了二樓。
順著氣機的牽引,王禹在二樓靠近樓梯口的一間辦公室中找到了正在批閱文件的唐朝。
看著突然推門而入的王禹,唐朝皺了皺眉頭“陳金輝一身戳腳功夫碎碑裂石只若等閑,雖然和你相比確實天差地別,但也應該能讓你矚目一段時間吧?”
對于王禹這時候上來找自己唐朝很是不解?
他知道陳金輝肯定不會是王禹的對手,但陳金輝戳腳功夫的獨到之處也絕對不容小覷,王禹想要擊敗陳金輝很簡單,可想要吃透戳腳怎么著也得花上三兩天吧?
“北方流傳甚廣的戳腳翻子拳確實有獨到之處,但陳金輝并沒有學到精髓,他身上的運勁法門我已經摸懂了,幫我安排下一個人吧,我最近一段時間都有控,可以的話我希望下午能碰到新的對手。”
王禹說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