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人敬畏,每日府前車如流水馬如龍,巴結逢迎者不計其數。”
錢平沒聽明白也沒想明白老者的朝廷的講究是什么,聽見少年的話,就打斷他們問道:“汲黯是誰?”
老者在旁捋須道:“汲黯是古時候的名臣。”
“可是我都沒有聽過,和張良一樣嗎?我知道張良是誰?還有李斯。”
錢平:“還有韓信。”
少年看看錢平,卻是沒話,只聽老者道:“汲黯乃社稷之臣,雖不及張良等人,但也是賢臣。”
錢平道:“他很聰明嗎?”
老者點頭道:“沒錯。”
錢平就道:“那他是賢臣了。”
老者道:“不錯。”
錢平道:“那他效忠的君王是誰?”
老者道:“汲黯效忠的是武帝劉徹。”
錢平道:“沒聽過。”
老者道:“你沒聽過武帝劉徹?”
錢平道:“沒有。”
老者不話了。
錢平就道:“武帝劉徹是明君嗎?”
老者道:“算是吧。”
老者這時道:“是明君。”
老者看向老者問道:“老兄,武帝是明君嗎?”
老者點頭道:“是。”
老者點點頭。
錢平見了,問道:“你不知道嗎?”
老者道:“我知道,但是不清楚。”
錢平道:“哦。”
完了,老者看向少年道:“你繼續吧。”
少年就道:“汲黯由于其剛正不阿,疾惡如仇不適官場,后俱失官,致生計陷入困境,與此同時,賓客盡散,門前冷落車馬稀,這便是門可羅雀,還有gui邽仍公,乃文帝時大臣,任廷尉時,為九卿之一,位高權重,每日車馬盈門,賓客如云,絡繹不絕,水泄不通。”
那孩子聽到這里,道:“等一下。”
少年看他,只見他道:“汲黯的故事就是門可羅雀的故事,邽仍公是誰?”
“也是門可羅雀的故事。”少年。
那孩子就道:“那我怎么沒有聽過?”
少年道:“你沒有聽過嗎?”
那孩子點頭。
老者道:“我倒是聽過。”
老者道:“老夫也聽過。”
那孩子道:“那夫子只給我們講了汲黯。”
眾茹頭,少年接著道:“其失官后,賓客絕跡,門可羅雀,后官復原職,眾賓客復登門求見,此一失一得,一貧一富之況,令翟公感世態炎涼,人多趨炎附勢者,頓感忿懣,便于門首書一行大字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世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錢平問道:“官復原職?一開始為何失官?”
那孩子就對錢平道:“不是了嗎,因為剛正不阿,嫉惡如仇。”
錢平道:“為何剛正不阿嫉惡如仇就會失去官職?剛正不阿和嫉惡如仇的不是好人嗎?”
這娃疑問真多,老者道:“是好人,所以就被庸臣害了。”
錢平似乎一下子聽明白晾:“翟公因為是好人,被庸臣害了?”
老者點頭道:“不錯。”
錢平道:“可是庸臣為何害翟公?是不是翟公得罪了他們?”
老者道:“自然,不得罪也就不會害他。”
錢平就道:“可是翟公為什么要得罪他們?”
老者道:“翟公也不算是得罪他們,或者并不是得罪他們,因為庸臣不對,翟公才發落他們,自然,他們就嫉恨在心了。”
錢平道:“庸臣什么不對了?”
老者想了想,道:“比如貪墨。”
錢平道:“貪墨是什么?”
老者嘴角抽了一下,給他明了,錢平知道后,點點頭道:“那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