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二次來到濱海,不能再像第一次那樣干一個月就回去。
現(xiàn)在身體非常好,沒什么毛病,和老爺子也簽了合同,就安心在這里工作。
咋說也得干一年掙點兒錢。
我的工資還是和上次來的時候一樣,三千五。這沒啥,安心炒菜就行,有時間學(xué)學(xué)濱海海鮮,把濱海海鮮學(xué)會了才是最主要的。
一個月三千五,自己留下五百零花,剩下的給林燕打回去,三千塊錢夠她和兒子花的,還能攢點兒。心里是這么盤算的,同時想如果在這邊做得好,工資還能上漲,就算不當廚師長,能做到廚房大佬兒的位置也不錯,工資和廚師長差不多。
第二天領(lǐng)著方林到了店里,找到前臺經(jīng)理先把她的工作安排了。
前臺經(jīng)理是個四十多歲的女的,姓張。個子不高,長相一般,濱海本地人,說話一股海蠣子味兒。把方林交給她,她倒是很高興,說前臺正缺服務(wù)員呢,要是有還要。我說現(xiàn)在沒了,等有的時候介紹過來。
安排完方林正準備進廚房,在菜檔那見到了熟人——原先粗糧那邊的點菜員牛秀麗。她一眼認出我來,非常熱情的過來打招呼。
“哎呀,這不是譚師傅嗎?”她道。
見到她很高興,他是我在老店唯一熟悉的人。
“你現(xiàn)在在這邊呢?”我問道。
“是,去年秋天調(diào)過來的,這邊沒點菜員,把我調(diào)過來了。”她說。
“這邊生意怎么樣?”我問。
她說“過年的這段時間忙,每天都能賣三、四萬,現(xiàn)在忙過勁兒了,一天兩萬多點兒。”
我說“就算正常營業(yè)唄。”
她說“是,就是正常營業(yè)。”然后問“是不是老爺子把你請來的?”
我笑著說“我還用情,沒活干就過來了。”
和她有聊了兩句,然后進到廚房,到廚房找到廚師長老趙。老趙安徽人,當兵的出身,復(fù)員后在濱海打工,干了廚師這行。青花閣開業(yè)的時候他就在這,現(xiàn)在是這里的總廚。
他把我安排在挨著他炒菜的灶臺,他的左手邊是濱海海鮮廚師長劉師傅,我的右手邊是東北菜廚師長杜師傅。我剛來就上頭鍋的位置有點不合適,跟老趙說可以把位置往后調(diào)調(diào),老趙說在這吧,你炒菜啥樣我知道。
在廚房廚師炒菜位置很有講究。像青花閣這樣的廚房,有東北菜和濱海海鮮,各有各的廚師長,還有一個總廚,一般的情況下總廚也有灶臺,但輕易不上灶炒菜,像老趙這樣堅持上灶炒菜的不多,說明他很敬業(yè)。挨著他炒菜的應(yīng)該是海鮮廚師張和東北菜廚師長,然后才是二鍋、三鍋、四鍋,以此類推,最后是尾鍋。像我這樣新來的一般情況都是在尾鍋炒菜,不可能安排到東北菜廚師長前面去,直接做頭鍋。
不知道老趙是故意的還是就這么安排,總之在這個位置炒菜有點別扭,不自在。
老店整個熱菜廚房在一樓,熱菜廚房前面是明檔,明檔有四口大鍋燉菜,還有涼菜的小菜檔。涼菜操作間不在一樓,和面點操作間在二樓。
一樓廚房從傳菜口進來首先是更衣間,出了更衣間是洗消間,洗碗的地方。挨著洗碗間是青菜間。從青菜間出來就是熱菜廚房。整個熱菜廚房長條形,寬五米,長二十五米。從進廚房開始依次是上雜整柜,然后是海鮮燉魚檔,接著是五組海鮮師傅灶臺,然后是六組東北菜師傅灶臺,最后是兩組六眼煲仔爐,兩個煲湯地膛爐。
整個廚房六個東北菜廚師,五個海鮮廚師,一個燉魚師傅,一個上雜,十一個砧板,八個荷臺。應(yīng)該是十一個荷臺,過完年有三個荷臺沒回來,缺三個,我身后就沒有打荷的。
從熱菜廚房后門出來是個寬敞的大院,廚房后門旁邊是直通二樓廚房的外跨樓梯,從樓梯上去首先是煮餃子和煎餃子的操作間,一字排開是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