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健康基本沒有危害,可直接影響的卻是成面的口感。
很多愛吃拉面的朋友現在進了拉面館,看著面條顏色也不錯、吃著也挺有彈性啊,可為啥就是沒有以前香了?
固然有一部分是湯汁的問題,可最主要的就是現在很多拉面館圖省事,‘偷天省人工’!用蓬灰水多了這面的味道能不受影響麼?
真正講究的拉面師傅,在和面時一定是靠高筋粉、鹽來增加面粉的彈性,這樣和出來的面當然沒有加蓬灰水的好拉,非常考驗師傅的手藝,卻能夠最大限度的保留麥香,以及最好的拉面口感。
周棟是在分析過白案師傅的多年經驗后,又在系統中長期練習過的,配比面粉自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并不像一般的拉面師傅那樣只是追求高筋粉。
而是在保證面粉彈性的同時,按照一定比例配入提升麥香的面粉種類,甚至還用了極少的粗纖維粉,這會讓成面的口感趨于完美,但同時也會增加拉面的難度。
所以他加水的方法與一般的拉面師傅完全不同,次數多而量極少,揉面的手法上下有矩、如浪起波伏,明明用力極大,面盆卻沒有發出一絲聲音。
中間加鹽、添水,都仿佛自然生法、毫無匠氣,如絲順滑,沒有一絲停頓感。
張主任這個外行的感受最為真切,每當周棟停下來加水和少量加鹽的時候,他都會輕舒一口氣,感覺就該是這個時候略微停頓,否則都要憋死人了!
外行看的是熱鬧,內行看得可是門道,王師傅則是越看越為心驚,學廚的時候他是見過師傅親手和面的,正是小周師傅的這種狀態,可師傅是幾十年的老白案,真正上個世紀的特二級啊?
小周師傅年紀輕輕,這和面的手藝竟然比師傅都不差,真不愧是我的偶像啊!
一盆面和完,周棟是手光、面光、盆光,放在一旁醒上,繼續另外一盆,如此這般,足足活了三大盆面,算計著能有上百斤!
福山大面講究五搋六醒,和過的面醒完后,拿過來用拳頭密集搋面,然后卷起來再醒,如此五六次,才能保證筋道的口感。
不過這本來就是略帶夸張的說法,其實真正做福山面能搋醒個兩三遍也就差不多了,更別說周棟的‘經驗豐富’,面粉種類配比合理,尤其在和面時暗中用上了完美級洗菜技能,提升了面粉品質,使其越發凸顯出本來的麥香,自然也就不用過多遍重復搋醒的步驟。
因此只搋醒了一遍,周棟便開始拉面了。
也真是不能再拖時間了,病房的病人們被告知很快就有好面吃的消息后,一個個對醫院當局表示了極大的不信任,并派出以何老爺子為首的幾名代表,與醫方代表進行了一場‘友好的、平等的、相互理解和包容的和平談判’,最后令醫院當局做出了最大的讓步。
醫院同意重癥精神病以外的病人來到食堂等候吃面,同時派出全院上下幾十名‘力士’和保安維持現場秩序。
原本醫院是不可能做出這種讓步的,還是何老爺子春風化雨循循善誘地說明了道理,事件始于一碗面,當然也要靠一碗面來結束。
同志我問問你,熱湯面是現場吃好,還是送來的外賣好吃?如果等食堂做出面來,再讓護工一份份送到病房,那跟外賣又有什么區別?
小周可說了,要做福山大面中的龍須面。這種面出鍋不久就會沱成一團,到時候病人們如果再鬧起來,呵呵恐怕要有人來承擔責任啊?
這老家伙簡直成精了,越分裂越成精!面對身份神秘的老爺子,醫院最大的領導也知道惹不起,何況老爺子分析的也有道理。
于是就成了眼前這個結果,食堂內擠滿了精神病人,一個個望著冒著油香的砂陶大老碗,口水嘩嘩直流。
其中有認識周棟的,還舉著胳膊幫他鼓勁兒呢‘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人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