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名醫修方配藥,皆不見效。”以及“只怕她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這樣的話就不要說了,但是話到了嘴邊,思量再三,她終究沒說出口。
原因首先是黛玉的身體面龐怯弱不勝,哪怕她不承認,旁人也一眼就能看出她身體不好。她在賈家要呆一兩年,她的身體具體是什么情況,這段時間足以讓賈家人知道個一清二楚,根本無法隱瞞;再者,雖然黛玉從沒有見過賈家人,但是經過賈敏的灌輸,在沒親身體會之前,她對賈家人都是往好了想。而林堇和她畢竟不是一個母親的,一旦說了,不僅暴露出她對賈家的不信任以及沒有好感,而且還會讓黛玉覺得她有挑撥她和賈家的關系之嫌。
不過話沒說出口,不代表林堇什么都不做。因為后世有人分析,說黛玉的死,可能和吃賈府配的“人參養榮丸”有關,所以在黛玉離家之前,她打著請大夫為黛玉配一些路上用得著的藥丸的名義,請大夫上門,順便再為黛玉診治一番。
在大夫為黛玉診脈之后,原本林堇還想著問一下大夫,黛玉的身體用不用一直吃人參,結果不等她詢問,大夫搶先一步讓黛玉把正在吃的人參養榮丸給停了,并之乎者也的扯了一大篇子藥理來解釋為什么這么做。
聽完大夫的話,林堇得出的結論是,人參養榮丸不是不好,黛玉吃了也不是不對癥,只是從長遠考慮,暫時停了的好。
因為人參養榮丸藥效太強,吃了這個,黛玉再吃其它補元氣和氣血的藥,效用不免會大打折扣。一旦再出現像賈敏過世,黛玉因為哀毀過甚,差點跟著一起去了的情況,屆時,恐怕就沒藥可用了。
打個比方,后世人感冒了,有三種治療方法,從淺到深分別是吃藥,打針和輸液。如果每每一感冒,直接越過吃藥和打針這兩個方法,一上來就采用輸液這一治療手段,那么以后再感冒時,就算想通過吃藥或打針來治病,恐怕也沒效果,非得輸液才行。
黛玉吃人參養榮丸的情況就和上述說的情況有些類似,不是說這個藥黛玉吃了沒效果,只是她目前年紀還小,身子雖然弱,但是身體的各項機能都處于成長狀態,并不像老人那樣是處于衰退的,所以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孩子小的時候,身體不好,堪稱病秧子,但是在成年之后會變好的原因所在,因此雖然黛玉的身體需要吃藥調養,但是完全不必一上來就放大招,并且隨著黛玉的成長發育,她吃的藥并非固定不變,要她身體狀況隨時調整。
明白這一點之后,不用林堇說什么,林如海當即要求大夫重新給黛玉開藥,換掉人參養榮丸這藥。
所以,賈母在聽黛玉說了情況之后,并沒有直接給她配藥,而是命鳳姐請大夫過府給黛玉診治開方,然后按照藥方抓藥。
在飯后吃茶這一點上,曹公特意提到了林家和賈家的不同。
在原來的時空,盡管林家飯后片時再吃茶比賈家的做法更健康,但是黛玉到了賈府之后,見這里許多規矩不似家中,也只得隨和著些,跟著賈家的規矩來。
但是這輩子,林堇因為知道作為兒童,不宜喝茶,如果非要喝的,可以適量喝一些淡茶,為成人喝的茶濃度三分之一,所以在賈敏在的時候,就將這一理論提了出來。
雖然在大夫那里,她這一說法沒能得到有力的支持,但是大夫也說了茶能解藥性。因此,出于對一雙兒女身體的考慮,賈敏不僅在自家喝茶上有了限制,就連出門做客都生怕他們因為喝了茶而傷身,為此,特地告訴黛玉他們“人家端茶上來,只是禮數,沒必要一定要喝,所以,做做樣子就行。”
被賈敏教導過,又被林堇再三叮囑過的黛玉從自身健康的角度出發,沒有跟賈家人一樣,飯后就立即喝茶,只是沾了沾唇,做做樣子,就把茶碗放下了。
至于黛玉和寶玉的見面,寶玉為黛玉起字這件事給“蝴蝶”沒了,但是寶玉摔玉這一